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中观部·瑜伽部 >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2)

世亲菩萨释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释依止胜相中 众名品第一 智障极盲闇 谓真俗别执 由如理如量 无分别智光 破成无等觉 灭心惑无余 常住德圆智 恒随行大悲

  世亲菩萨释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释依止胜相中
  众名品第一
  智障极盲闇  谓真俗别执
  由如理如量  无分别智光
  破成无等觉  灭心惑无余
  常住德圆智  恒随行大悲
  如众生根性  极解脱真道
  于十方界说  能无功用心
  由无分别智  不住于生死
  常起大悲故  不入于涅槃
  由摄智方便  至自他极利
  我以身口意  顶礼佛世尊
  是无上正法  如来自觉说
  若人能正行  至甘露妙迹
  若诽谤此法  没无底枉坑
  由智及信心  顶礼真实法
  住道住果僧  普胜一切众
  智道浴清净  世无上福田
  片善投于中  广大如空地
  成就世间乐  及清凉涅槃
  我一心顶礼  佛圣弟子众
  聪明邪慢人  退阿含修得
  行说随自执  正理非所证
  事弥勒菩萨  依止日光定
  照了实法相  无动及出世
  为我等宣说  正法真道理
  如秋月日光  文词遍于世
  甚深大种种  句义依了经
  能令聪慧人  下心起尊敬
  细密法难通  智无著无碍
  利等八世法  心常无染着
  无碍名称义  通敏者恒诵
  天人普识知  顶礼大师足
  辩说常无尽  雨甘露文义
  依尊随分闻  犹如乞雨鸟
  披阅决定藏  以释摄大乘
  愿此言利益  怖大文海人
  众名品第一之一
  释曰。此品有三章。一无等圣教。二十义次第。三众名
  无等圣教章第一
  论曰。摄大乘论即是阿毗达磨教及大乘修多罗
  释曰。此言依何义。因何而起。依一切所知依甚深广大诸法实性。若离佛菩萨威力。何人有此功能能说此义。云何造论由此相说。若离阿毗达磨名则不知此论是圣教。为此义故。又为显经名。譬如十地经。今造此论其用云何。众生无知疑倒欲令得解。复次此论说阿毗达磨大乘修多罗名者。欲显如来法门别类。及显此论别名。言大乘者。欲简小乘阿毗达磨。何故不但说阿毗达磨名。复说修多罗名。有阿毗达磨非是圣教。复次说阿毗达磨名者。显此论是菩萨藏。复次立藏者。欲何所为。为灭自惑于大乘中。是菩萨烦恼。何以故。诸菩萨以分别为烦恼。阿毗达磨者。甚深广大法性为相。此菩萨藏凡有几种。亦有三种。谓修多罗。阿毗达磨。毗那耶。此三由上下乘差别故成二种。谓声闻藏菩萨藏。此三及二云何名藏。由能摄故。此摄何法一切应知义。云何成三有九种因别立。修多罗者。为对治他疑惑。若人于此义中起疑。为令得决定智故。立修多罗。为对治受用二边故。别立毗那耶。由佛遮有罪过受用立毗那耶。对治乐行边。由佛随喜无罪过受用。立毗那耶。对治苦行边。为对治自见取偏执故。别立阿毗达磨。能显无倒实法相故。复次为说三种修学故。别立修多罗。为成依戒依心学故。别立毗那耶。何以故。若人持戒则心无悔。由无悔等能次第得定。为成依慧学故。别立阿毗达磨。何以故。能简择无倒义故。复次正说法及义由修多罗。成就法义由毗那耶。何以故。若人修行惑毗那耶得通达此二法及义法义。决定胜智由阿毗达磨。由此九因缘故立三藏。此三藏通用云何。为解脱生死是其通用。云何得解脱。能熏觉寂通故得解脱。由闻思三藏故能熏。由熏故觉。由觉故寂。由寂故通。由通故得解脱。若略说三藏各有四义。菩萨若能了别此义则具一切智。若声闻能了一句一偈义则至流尽。云何一一藏各有四义。修多罗四义者。一依二相三法四义。能显示此四义故名修多罗。依者是处是人是用。依此三佛说修多罗故名依。相者谓真俗二谛相故名相。法者阴界入缘生谛食定。无量无色解脱制入遍入。助道无碍辩无诤等故名法义者所作事故名义。生道灭惑是事。阿毗达磨四义者。一对二数三伏四解。对者是法对向无住处涅槃。何以故。能显谛道门故名对。数者诸法中随一法。或以名或以别相或以通相等。数数显此一法故名数。伏者此法能伏诸说。立破二能由正说。依止等方便故故名伏。解者由阿毗达磨修多罗义易解故名解。毗那耶有四义者。一由罪过。二由缘起。三由还净。四由出离。罪过者谓五篇七聚罪。缘起者或四或八。四者一无知二放逸三烦恼炽盛四轻慢。八者一由心不由身口。二由身不由心口。三由口不由身心。四由心身不由口。五由身口不由心。六由心口不由身。七由身口心。八不由身口心。还净者由善心不由治。罚善心者如本受持对治。出离者有七事。一各各发露遮相续。二受与学罚。三先制后开先已制戒。后由别意故开。四更舍若大众聚集同意如本。更舍先犯罪人是时还净。五转依比丘比丘尼转男女二根若不共罪。六如实观由四种法郁陀那观察诸法。又如对治法相。恒观察自罪。七法尔得若见四谛小随小罪不更故犯。由法尔所得。复次毗那耶有四义应知。一人。佛世尊依此立戒。二立制。已说过失大师集众立学处。三分别。已略立制更广解释。四决判。此立制中云何犯罪。云何不犯。今当释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