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中观部·瑜伽部 >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5)

论曰。九由受生差别。谓生如来家为生故 释曰。见真如理。证佛法身。能使如来种性不绝故。称生如来家由生如来家乃至当来得成佛故。言为生故。小乘

  论曰。九由受生差别。谓生如来家为生故
  释曰。见真如理。证佛法身。能使如来种性不绝故。称生如来家由生如来家乃至当来得成佛故。言为生故。小乘则无此事
  论曰。十由显现差别。谓于佛子大集轮中。常能显现。为摄受正法
  释曰。诸菩萨通称佛子。众多菩萨聚会故言大集。如来所说法有三义故名轮。一能上下。二未得能得已得能守。三能从此到彼。菩萨常于大集中显现示不破僧。常于法轮中显现示能护持正法。已得令不失为摄。未得令得为受。小乘则无此事
  论曰。十一由果差别。谓十力无畏不共如来法。及无量功德生为果故
  释曰。菩萨修道皆为得如来。如此等果。小乘则无此事
  论曰。此中说两偈
  释曰。此中即见道中说两偈。显从见道方便入真如观
  论曰
  名义互为客  菩萨应寻思
  应观二唯量  及彼二假说
  从此生实智  离尘分别三
  若见其非有  得入三无性
  论曰。名义互为客。菩萨应寻思
  释曰。名于义中是客。义于名中亦是客。以非本性类故。菩萨入寂静位。应观此道理。此即第一寻思方便
  论曰。应观二唯量及彼二假说
  释曰。菩萨应观名义二法。唯无所有为量。何以故。义有二种。一自性二差别。悉无所有。但是假说。此假说若与义同。义无所有假说亦无所有。若与义不同。则自然无所有。假说即是名。名无所有故于义是客。义无所有故于名是客。无所有是名义本性故。以本性为唯量。若分别作名义。此分别本性无相故。以无相为名义唯量。此即第二如实智方便
  论曰。从此生实智离尘分别三
  释曰。从四种寻思生四种如实智。何人能得此四智。若人能见三种。但是分别实无外尘。此人则得一分如实智。何者是三分别。一分别名。二分别自性。三分别差别
  论曰。若见其非有
  释曰。前二句明了达三分别。得入无尘观。依依他性以遣分别性。此句明依真如遣依他性。云何能遣。由名义无所有。能分别亦不得是有。何以故。若所分别名义是有。能分别缘此名义。可说是有。由名义无所有。所分别因缘既是无。能分别体亦无所有。若菩萨见名义无所有故。能分别亦无所有。此菩萨得入何观
  论曰。得入三无性
  释曰。菩萨见名义更互为客。入异名义分别性。若菩萨见名自性假说。差别假说唯分别为体。得入分别无相性。若菩萨但见乱识无六种相。此乱识体不成故不可说。因缘不成故不可执有生起。此中分别既无。言说亦不可得。则入依他无生性。若菩萨见此二义有无无所有。则入三无性非安立谛
  论曰。又正教两偈如分别观论说
  释曰。今此论中显入见道境智不圆满故引分别观。论两偈显成此义。何人何位能见此心。但是影无实法义
  论曰
  菩萨在静位  观心唯是影
  舍离外尘相  唯定观自想
  菩萨住于内  入所取非有
  次观能取空  后触二无得
  论曰。菩萨在静位观心唯是影
  释曰。唯菩萨人在寂静位。能作此观法。义实无所有。心似法义显现。故说唯是影
  论曰。舍离外尘相唯定观自想
  释曰。若人在寂静位中。已了别心唯是影。能除外尘相。是自心似法及义相起。作如此观
  论曰。菩萨住于内
  释曰。若菩萨心。如此得住实无有尘。心缘内心起。不缘外尘故住于内。若住于内此心定何所观
  论曰。入所取非有
  释曰。是所取义实无所有。菩萨能见所取境空
  论曰。次观能取空
  释曰。由所取义既实非有。世间所说心是能取。如此道理亦不得成。是故观行人亦不见有能取心。前已不见所取。后又不见能取。是时观行人有何所得
  论曰。后触二无得
  释曰。真如非所取非能取。以无所得为体故。说真如为二无得。是人先已入无相性。次入无生性。后入真如无性性。触以入得为义。由入得真如故名为触。前两偈与后两偈异相云何。前两偈约名义及假说。显四寻思及四如实智。为方便得入真观。后两偈明三性体及三无性。又前两偈显正教。明入三性及三无性。后两偈显所入三性及三无性
  论曰。复有大乘庄严经论。所说五偈为显此道
  释曰。经义深隐难解。如实显了经中正义。故名庄严经论。论解此经故得庄严名。庄严经论中有众多义。今但略取五偈。此偈欲何所显。此偈为显于修道中难觉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