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 菩萨生长福及慧 二种资粮无量际 于法思惟心决故 能了义类分别因 论曰。菩萨生长福及慧 释曰。菩萨如前释生在见位。长在修位。又初刹那名生。后刹那名长。又单名生复名长。菩萨所修唯复无单故。生长一时而成。所生长何法。谓福及慧。施等三度名福。般若名慧。精进及定若为生福则属福。若为生慧则属慧。所以尔者。精进若生布施。持戒忍辱则属福。若为生闻思修慧则属慧。定若依四无量起。缘众生为境则属福。若为生尽智无生智及无分别智等则属慧。谁能生长。谓菩萨人 论曰。二种资粮无量际 释曰。此福及慧有二种功用。一能助道。二能成道体。由此二故道得成就。故说此二为道资粮。此二用几功力。凡经几时得成就道。功力无量时节无际。无言显长远。譬如说大海无量大劫无际。以长远故资粮亦尔。修一一度皆遍一切众生。故功力无量。修一一度经三阿僧祇劫。故经时无际 论曰。于法思惟心决故 释曰。由定后心观察诸法。是故于法心得决定。又菩萨备修五明。于度量方便具足自能故。于思惟心得决定 论曰。能了义类分别因 释曰。菩萨能比能证故名能了。真俗二谛名为义类。知此义类但以分别为因。是故能了 论曰 已知义类但分别 得住似义唯识中 故观行人证法界 能离二相及无二 论曰。已知义类但分别 释曰。由菩萨已于义类及分别。心决定故 论曰。得住似义唯识中 释曰。由菩萨如此思惟。但识似尘显现故。菩萨心住唯识中不缘外起 论曰。故观行人证法界 释曰。由观行人离外尘。但缘识住知尘无相。名证法界 论曰。能离二相及无二 释曰。所证法界有何相。离能取所取二相。及无人法二分别。如此法界菩萨已证 论曰 若离于心知无余 由此即见心非有 智人见此二不有 得住无二真法界 论曰。若离于心知无余 释曰。由此方便令法界可证。今显此方便。知离唯识外无别有余法 论曰。由此即见心非有 释曰。由见所缘义非有。知能缘心亦非有 论曰。智人见此二不有 释曰。智人谓诸菩萨。见境及心二皆非有 论曰。得住无二真法界 释曰。菩萨若见二皆非有。则得住真法界。真法界者。无尘无识故言无二。离颠倒及变异二虚妄故名真。是诸法第一性故名法界 论曰 由无分别智慧人 恒平等行遍一切 染依稠密过聚性 遣灭如药能除毒 论曰。由无分别智慧人恒平等行遍一切 释曰。此已见真如菩萨说名慧人。已于见道中得无分别智。此智何相。一以无退为相。不退故称恒。二以平等行为相。此智见一切法平等理。犹如虚空。于如来所说十二部修多罗三乘等法。同见一味无有差别。内外法名一切。内外诸法同一如性故名为遍。平等行显智慧体。遍一切显智慧境界。由如此无分别智菩萨。欲何所作 论曰。染依稠密过聚性 释曰。三种不净品名染。此染以过聚性为依止。从过聚性生故。此过聚性名稠密。以难解难破故。离如来正教。余教不能令解故言难解。离无分别智。余智不能破故言难破。一切染污法熏习种子。是过聚性体 论曰。遣灭如药能除毒 释曰。此性是三品不净法因。难解难破惑等熏习种子为性。由无分别智聪慧人。能遣能灭此过聚性。如阿伽陀药能除诸毒。遣约现在。灭约未来。即是菩萨尽无生智 论曰 佛说正法善成立 安心有根于法界 已知忆念唯分别 功德海岸智人至 论曰。佛说正法善成立 释曰。一切三世诸佛共说此法。所说理同不相违背。故名正法。又欲显说者胜故言佛说。由所说道理胜及所得果胜故名正法。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于此三中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 论曰。安心有根于法界 释曰。菩萨先已得闻思二慧。安心于如来正法中。后合观如来一切正说为境界。即是无分别智。此智名有根。得此智已余智皆灭。唯此智不可动坏。故名有根。复次于三无流根中。此智为第一。谓未知欲知根。故名有根。复次解脱有三事。一能生解脱。二能持解脱。令住不失。三能用解脱。自利利他。此解脱三事即配三无流根。此无分别智通于三处得名。自体是根。又能为他作根故名有根。此有根心安住法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