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中观部·瑜伽部 >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2)

论曰。此中说偈 修习圆白法 能得利疾忍 菩萨于自乘 甚深广大说 论曰。修习圆白法 释曰。先于愿行位中。善生长道资粮。为显此义故说初句。所修之行已

  论曰。此中说偈
  修习圆白法  能得利疾忍
  菩萨于自乘  甚深广大说
  论曰。修习圆白法
  释曰。先于愿行位中。善生长道资粮。为显此义故说初句。所修之行已过四十心位故名圆。施戒修三品清净法名白。复有白法。谓信根智根。精进根定根。此四根即是四位。念根通四位。能除一阐提外道声闻独觉四种黑障。能得净我乐常四德故名白法。若资粮圆满更何所得
  论曰。能得利疾忍
  释曰。能乐受行是忍义。于广大甚深法。难受难行而能受行故名利。数起不息故名疾。此句显忍是上上品。若菩萨在此忍位。由此境界必得清净。为显此境界故
  论曰。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说
  释曰。大乘唯是菩萨境界故名自。乘大乘能令菩萨清净。于此乘中有别境界。一法无我名甚深。虚空器等定名广大。前是智境。后是定境。此二境能令菩萨清净。由此思惟菩萨得清净。为显此义故说第二偈
  论曰
  觉唯分别故  得无著智故
  是乐信清净  名清净意地
  论曰。觉唯分别故
  释曰。菩萨觉了大乘一切法。乃至甚深广大皆是分别所作。如此觉了名为思惟。此思惟能令菩萨清净。菩萨清净为何所得
  论曰。得无著智故
  释曰。菩萨见一切法但是分别。无复外境。外境不成故分别亦不成。若菩萨见内外无所有则无所著。即是无分别智。此智即是清净。此清净体性云何。为显此义故说第三句偈
  论曰。是乐信清净
  释曰。乐信即是无分别智体。不爱七有故名乐。于三种佛性。心决无疑故名信。离七爱故乐清净。离虚妄故信清净
  论曰。名清净意地
  释曰。由乐信清净故。此位得清净名。又此位是菩萨见位。无分别智境清净处。此智以乐信为体故。说此位名清净意地。清净乐信其相云何
  论曰
  菩萨在法流  前后见诸佛
  已知菩提近  无难易得故
  论曰。菩萨在法流前后见诸佛
  释曰。清净乐信有二种相。一恒在寂静为相。二恒明了见佛为相。由乐舍七爱故。恒入观修道故。说恒在法流。若菩萨在法流为何所见。由信三种佛性故。先思惟法身。后证法身。先以比智见法身。后以证智见法身。此乐信有何功德
  论曰。已知菩提近无难易得故
  释曰。若人在清净乐信位中。明了见无上菩提已近。己身过四十心。是故无难入正方便。所以易得。由此三偈成就资粮忍境界。思惟体性相貌皆得显现
  成立六数章第二
  论曰。何故波罗蜜唯有六数
  释曰。此问波罗蜜何故定立六数不增不减
  论曰。为安立能对治六种惑障故。为一切佛法生起依处故。为随顺成熟一切众生依止故
  释曰。立波罗蜜其数有六。凡为此三义。一为除惑。二为生起佛法。三为成熟众生。除惑。现在自得利益。生起佛法。成熟众生。未来得自他利益。若惑已永灭。则于现在得安乐住。何以故。不须更起功用为灭此惑及遮此惑。令不复生故。于现在得自利益。惑障既灭。于未来世必自具足佛法。又能成熟众生故。得自他利益
  论曰。为对治不发行心因故。立施戒二波罗蜜。不发行心因者。贪着财物及以室家
  释曰。贪着财物障施。贪着室家障戒因此贪着不能发修行心
  论曰。若已发修行心。为对治退弱心因故。立忍精进二波罗蜜
  释曰。虽已能行施戒。若不忍受苦事则施戒心退弱。虽能忍苦。若不勤修诸善息一切恶。则施戒忍心皆退弱。故为对治退弱心。须立此二度
  论曰。退弱心因者。谓生死众生违逆苦事
  释曰。不得理者名生死众生。乖反菩萨教为违。侵毁菩萨身为逆。此并是苦事。若不能忍受此苦事。则生嗔心。嗔即是退弱心因
  论曰。长时助善法加行疲怠
  释曰。精进行于久远时中。修一切善。若于众生无慈悲心。爱惜自身。不见所修行有胜功德故。于所修行中生疲怠心。由有此心不能精进。即是懒惰。懒惰即是退弱心因
  论曰。若已起发行及不退弱心。为对治坏失心因故。立定慧二波罗蜜。坏失心因者。谓散乱邪智
  释曰。由散乱故坏静心。由邪智故失正解
  论曰。是故为对治六种惑障。立波罗蜜有六数。为一切佛法生起依处故者
  释曰。六度是生长佛法因
  论曰。前四波罗蜜是不散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