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别译杂阿含经 第五卷(8)

时梵主天。顶礼佛足。即没而去 (一○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梵主天。于其中夜。光明倍常。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

  时梵主天。顶礼佛足。即没而去
  (一○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梵主天。于其中夜。光明倍常。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梵主威光。照于时会。赫然大明。即于坐上。而说偈言
  刹利二足尊  种姓真正者
  明行已具足  人天中最胜
  佛告梵主言。诚如是言。诚如是言。刹利二足尊。种姓真正者。明行已具足。天人中最胜。时梵主天。闻佛所说。踊跃欢喜。顶礼佛足。于彼坐没。还于天宫
  (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拘萨罗国。时彼国中有一阿兰若住处。尔时世尊。与诸大众比丘僧俱在彼止宿。于时世尊。赞斯住处。说阿兰若住处法。时梵主天。知如来游于拘萨罗。与比丘众。止宿阿兰若住处。赞叹阿兰若住处。说阿兰若住处法。梵主天王。作是念言。我今当诣佛所。赞叹随喜。时梵主天。即于彼没。譬如壮士屈申臂顷。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即说偈言
  处静有敷具  应断于结缚
  若不能爱乐  还应住僧中
  恒应正忆念  调根行乞食
  具足禁戒者  应至空静处
  放舍于怖惧  坚住于无畏
  断除憍慢者  坚心处中住
  如是我所闻  不应怀疑惑
  一千阿罗汉  于此断生死
  学者二五百  千一百须陀
  随流修正道  长不趣邪径
  不能具宣说  诸道得果者
  所以不能说  畏惧不信敬
  时梵主天。说是偈已。顶礼佛足。还于天宫
  (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翅迦毗罗卫林。与五百大比丘众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于后有。无复结使。正智解脱。复有十世界大威德诸天。来至佛所。问讯佛僧。于时世尊。说于随顺涅盘之法。有四梵身天。各作是念。今佛在释翅迦罗卫林。与五百比丘僧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于后有。无复结使。正智解脱。复有十世界大威德天。来至佛所。问讯佛僧。世尊为其说于随顺涅盘之法。我于今者。当往于彼佛世尊所。时梵身天。作是念已。即于彼没。譬如壮士屈申臂顷。来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时第一梵身天。而说偈言
  今于此林中  集会于大众
  是故我等来  正欲观众僧
  不以不善心  坏僧破和合
  第二梵身天复说偈言
  比丘诚实心  宜应务精勤
  犹如善御者  制马令调顺
  比丘亦如是  应制御诸根
  第三梵身天复说偈言
  譬如野马被羁系  拔柱蹋堑安隐出
  诸比丘等亦如是  拔三毒柱断欲堑
  世尊导师之所调  能出是等大龙象
  第四梵身天复说偈言
  诸有归依于佛者  人中舍形得天身
  时四梵身天。各说偈已。在于僧中。敬心战栗。作礼而去
  (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梵主天。于其中夜。威光甚明。来至佛所。尔时世尊。入火光三昧。时梵主天。作是心念。今者如来。入于三昧。我来至此。甚为非时。当尔之时。提婆达多亲友。瞿迦梨比丘。谤舍利弗及大目连。此梵主天。即诣其所。扣瞿迦梨门唤言。瞿迦梨瞿迦梨。汝于舍利弗目连。当生净信。彼二尊者。心净柔软。梵行具足。汝作是谤。后于长夜。受诸衰苦。瞿迦梨即问之言。汝为是谁。答曰。我是梵主天。瞿迦梨言。佛记汝得阿那含耶。梵主答言。实尔。瞿迦梨言。阿那含名为不还。汝云何还梵主天。复作是念。如此等人。不应与语。而说偈言
  欲测无量法  智者所不应
  若测无量法  必为所烧害
  时梵主天。说是偈已。即往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以瞿迦梨所说因缘。具白世尊。佛告梵言实尔实尔。欲测无量法。能烧凡夫。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夫人生世  斧在口中  由其恶口
  自斩其身  应赞者毁  应毁者赞
  如斯恶人  终不见乐  迦梨伪谤
  于佛贤圣  迦梨为重  百千地狱
  时阿浮陀  毁谤贤圣  口意恶故
  入此地狱
  时梵主天闻是偈已。礼佛而退
  此卷末五经及第六卷初五经。皆国宋本所无而丹本独有者。第九是梵问经。第十是度须跋经。今捡梵问经者。与彼大本杂阿含经第四十四卷之初同本异译。度须跋经与大本第三十五卷十六幅已下同本异译。则国宋二本无此经者脱之耳。今依丹藏加之分入二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