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听受其法启问无放逸 斯清净众人咨奉于智本 闻之则能演慈心布诸民 其菩萨殊胜为造慧之业 善意而思惟是为明智本 分别说所行是为慧之业 行如所顺念是则为智本 此行为人说是为慧之业 逮心无所生此则智之本 心行无所趣是为慧之业 净修正真行是则为智本 宣转造所行是为慧之业 专一寂道行是则为智本 身心不计我是为慧之业 畏难生死习是则为智本 爱乐一乘道是为慧之业 好乐寂然观是则为智本 思惟明脱事是为慧之业 精勤三脱门是则为智本 明证三达智是为慧之业 精修四意止是则为智本 念无意无我是为慧之业 弃恶修善行是则为智本 本净除此法是为慧之业 勤致四神足是则为智本 不贪习神足是为慧之业 笃信净解脱是则为智本 度一切挂碍是为慧之业 精进不猗息是则为智本 身意已休息是为慧之业 其志了安详是则为智本 不住一切处是为慧之业 自觉识定意是则为智本 行本净正受是为慧之业 善建立五根是则为智本 知众生诸根是为慧之业 奉行于五力是则为智本 殷勤得圣慧是为慧之业 觉意柔顺忍是则为智本 解了一切法是为慧之业 勤修道精进是则为智本 弃捐法非法是为慧之业 方便苦自然是则为智本 于证不灭尽是为慧之业 修持随谊典是则为智本 导御从谊理是为慧之业 不厌惓诸闻是则为智本 履顺其要行是为慧之业 如应求其议是则为智本 奉行于圣达是为慧之业 不猗于寿命是则为智本 所念如法教是为慧之业 求观物无常是则为智本 于是知无生是为慧之业 信脱万物苦是则为智本 诸法悉无为是为慧之业 解诸法无我是则为智本 其性以清净是为慧之业 信脱泥洹寂是则为智本 众生永灭度是为慧之业 观察其谊理是则为智本 觉谊而分别是为慧之业 若笃信经典是则为智本 畅达于经法是为慧之业 不畏一切音是则为智本 晓了诸归趣是为慧之业 不离佛辩才是则为智本 晓了自恣说是为慧之业 建立众生慈是则为智本 得无缘之愍是为慧之业 哀己及他人是则为智本 不想着我人是为慧之业 常得欢喜悦是则为智本 不悦无所起是为慧之业 不造为恩爱是则为智本 心不得二脱是为慧之业 其意常念佛是则为智本 若随法身教是为慧之业 常思惟经典是则为智本 明识法报应是为慧之业 念圣众功勋是则为智本 若觉了无为是为慧之业 若心好布施是则为智本 设舍一切尘是为慧之业 思戒具清净是则为智本 住无漏之禁是为慧之业 念于大神天是则为智本 若念净复净是为慧之业 所闻而覆疏是则为智本 不与世同尘是为慧之业 善修谨敕业是则为智本 于作无所作是为慧之业 谦逊不自大是则为智本 不计吾有慧是为慧之业 己身常精勤是则为智本 为众生造行是为慧之业 若持诸法藏是则为智本 晓了众生行是为慧之业 度一切诸恶是则为智本 归三处众生是为慧之业 惠施为仁爱等立益众生 开化使离秽是为慧之业 皆以等利之视如佛功德 正士则如是是为慧之业 畏所有然炽是则为智本 思惟生于彼是为慧之业 不嗔得尽慧是则为智本 兴无所生慧是为慧之业 若得音响忍是则为智本 其行如所念是为慧之业 致柔顺法忍是则为智本 无所从生忍是为慧之业 住不退转地是则为智本 得阿惟颜地是为慧之业 坐于佛树下是则为智本 已逮诸通慧是为慧之业 计其智之本是曰为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