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华严经探玄记 第十一卷(6)

第四施行中三。初总。次别。后结。初总中句别有五。一牒前慈悲。二深心住地。三于物不惜。四重佛妙智。五尽舍一切为求彼智故。论云求佛无上大妙智

  第四施行中三。初总。次别。后结。初总中句别有五。一牒前慈悲。二深心住地。三于物不惜。四重佛妙智。五尽舍一切为求彼智故。论云求佛无上大妙智故。二与金下别辨。九句。前八外财。后一内报。外中金等是贮积。余是所用。此二中不摄内报。通九为二喜。一金等摄益令物生喜名藏摄喜余八利身名利益喜。亦摄内报。一严饰。二代步。三代苦。四自在。五戏乐。六眷属。七悭著者物未必上。但悏己情名所爱着。八称意。并如文可知
  第五无疲倦行中三。初牒前起后。二勤求下正显不倦之行。谓前用财施摄之未具。更为求法转成大益。世间胜事亦堪益生。是故世事亦是所求。三是故下结成行相
  第六知经书行中略无牒前。正显及结可知
  第七世智中初牒前。二善能下正显行相。中论云随自己力者量己智力也。随彼能受者量众生堪闻也。于自于他有宜应作。无宜不作。如论中说者如瑜伽菩萨地菩提分品具显此义言上中下众生者谓胜中劣众生也。随其所应随其所宜而利益故。三是故下结
  第八惭愧中。初牒前起后。二即知时下正显行相。谓虽得世智能为利益众生。然于或刹那时或昼夜时或所作成就时。每自斟量。不令自心随逐世法。常生惭愧。不失自行故云习自他利道也
  第九堪受中。论名坚固力。谓是精进于上八行遍能策进故云如是功德。即信等也。然精勤有二。一自分成处无退舍。二胜进分中修不息坚。心辨此名堪受力
  第十供养修行中。利供是财。行供是法。即上二事可知。上来别释十行竟。下结位显名中。初结位。此是当地离障所显地之净法故云起如是净地法。前安住中亦名净地法者。彼是能治净行此是障净之处。二显名可知。行校量竟
  第三果校量中。四果之义略作十门。一释名。二体性。三属因。四摄果。五分齐。六通局。七同异。八行相。九次第。十释文
  初名者调柔有二义。一约能调。谓供养摄化及回向等。能炼信等名曰调柔。地满足故称之为果。此则调柔之果。依主释。二约所调。谓信等十行。为供养等所调炼故令离垢清净故名调柔。调柔即果。持业释也。二发趣果者。谓亦二义。一发于前地趣向后地。行相差别名为发趣。地满明解名之为果。此从境为名。二在于此地满处发正慧解。求趣解知后后地中所有义相名为发趣。发趣慧解即是果故。三摄报果者亦二义。一王位之身酬因名报。从于此地胜福所生故名为摄。此则因力果相为名。二胜生之身业感名报。属此地收故名为摄。摄报即果故以为名。四愿智果者亦二义。一内证愿成。通慧外用。体用合举故名愿智。此在地满故称为果。二以愿力助智令业用无边故以为名
  二体性。初果以信悲愿相应智为性。以信兴供悲化众生回向愿求。谓初地后得与此三行相应断彼粗重名调柔故。二以欲勤慧三法为性。谓胜进道中寻师求法勤无懈惓。正慧明解名发趣故。三以报五蕴为性。四如名以愿智为性。又初是行。二是解。三是报体。四是业用
  三属因者有二。一别。二通。别论调柔是前安住地分及行校量家果。二发趣是前释名分家果。以彼念当得中解诸地等。此处显故。三摄报是前初住地家果。以此王身是依何身。果此中常不离念佛等。是为何义果。此中于一切众生为首为胜等。是以何因果。此中能动百世界等。是有何相果。四愿智是前愿校量家果。二通论四果遍属此地可知
  四摄果者。此四中几是等流果及离系果。谓初二。几是异熟果及事用果。谓第三。几唯事用果。谓第四。几作增上果。谓一切
  五分齐者。初二是其行修方便。后二明其行报纯熟前二唯在地满之处后二该于当地始终。谓从初住地乃至地满所受王身名为摄报。所有业用说为愿智
  六通局者。发趣一种文局初地。义通十地。其余三果义局初地。文通十地。何以得知发趣义通。释以后地地行既渐增解亦明故。若尔解行何故不齐。释解可悬解。行无悬修。故不类也。等是悬解何故唯在初地释。以是初首故。又是见道可悬见故。三果文通。何故义局。释以地地皆有。是故文通。各各属当地。是故义局
  七同异者。前之三果诸地有异。愿智一果诸地齐同。所以尔者良以诸地相别难分故。以前三显其优劣。实德须论故。明愿智。彰地平等。又前约三乘显地差别。后约一乘明地齐等。谓以一地即一切地一切地即一地是此义也
  八行相者通论四果。各通二利。别显其相。发趣自利。余三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