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记 第四卷(3)

如何风中知有显色者。此下第二释造色难。就中。一问。二答。此即问也。既言外聚必具八微。风中如何知有显色 此义可信至不相离故者。此即答也。风

  如何风中知有显色者。此下第二释造色难。就中。一问。二答。此即问也。既言外聚必具八微。风中如何知有显色
  此义可信至不相离故者。此即答也。风中有显。此义但可依教故信。不可比知。或所合香。鼻现可取。香与显色不相离故。风中有香明知有显。此即以香证显虽有黄.黑等风现亦可取。此据微细清风为问答也问于欲界中色.香.味.触定不相离。何故此中偏问于色解云恐文繁广不能具说。色在初故举初显后又解清风显色相相隐难知。所以偏问。于余色聚形色.香.味触等相显故略不论又解随外所疑即便为问。何必遍举问若言欲界色.香.味.触定不相离。何故正理第二有一师释大云。有说一切色等聚中。具有坚等故名为大。风增聚中阙于色等。火增聚中阙于味等。色界诸聚皆无香.味准彼师释大。风中阙色.味。火增中阙味.香。是即欲界八微亦有相离。云何此中乃言风中有显。欲界八微定不相离解云正理有说非是正义又解此说据显言阙。据隐非无。若作斯解亦不相违
  前说色界至故不别说者。此即第二便明上界。类释色界前文具说于色界中香.味并无故。彼无声有六.七.八。有声有七.八.九俱生。此可准知。故于颂文不别说也
  此中言事至为依处说者。此下第三问答分别。就中。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难。六通。此即问也
  若尔何过者。此即答
  二俱有过至有太多失者。此即征也。依体依处。二俱有过。若依体性说者八等便少。由诸微聚不但有显。亦必有形多微集故。体应有多。虽于光.影.明.暗等中有显无形。此中且据形.显俱说。重.轻二性定随有一。滑涩二性亦定有一。冷.饥渴三或有。或无。非定有故不言定有。是则所言有太少过。若依十二处说。八等便多由四大种触处摄故。八应说四。九应说五。十应说六。是则所言有太多失问五境之中。何故唯约色触难。不约声.香.味耶解云随问者疑广略何定又解于五境中。举初举后以显中间又解色.触相续遍欲.色界。故以为问。声即间绝。香.味唯欲。故略不论
  二俱无过至谓能依造色者。此即释也。应知此中事者。大种依体。造色依处。能造义强故约事说。所造义劣故约处说
  若尔大种至一四大种故者。此即难也。若四大种约体说者。事应成多。色.香.味.触诸所造色。各别依一四大种故并本为五。八应成二十。九应成二十五。十应成三十。若有声生二十至二十五。二十五三十。三十至三十五
  应知此中至类无别故者。此即通也。应知此中大种虽多。但说四者依体类说。诸四大种流类相似无差别故。造色差别故约处说。若依正理第十总有三说。初说同此论。后二说云。或唯依体亦无有失。由此中说定俱生故。形色等体非决定有。光.明等中则无有故。或唯依处。然为遮遣多诽谤故。别说大种
  多诽谤者。或复谤言。大种.造色无别有性。或复谤言无别触处所造色体。或复谤言非一切聚皆具一切。或复谤言数不决定。别说大种此谤皆除(解云初说唯依体说。若分形等即有形而非显。显而非形。聚各_差别。便非决定故不应分。若总言色决定恒有。乃至轻重分别亦然。四大便定未曾减一故说八等亦无有过第二说唯依处说应唯有四。为遮大多诽谤故。觉天论师及譬喻尊者立四大外无别造色室利逻多说于触中无所造触。许余造色。诸经部师许有色聚无四大种故言非具。或言定有大种不必具四故言数不定。今说造色有四别立四大种。四谤皆除。故复偏说)
  何用分别至义应思择者。此即第四止诤。论主劝言。此色俱生。或离。或合。或多。或少。亦复何定。此非深义。何用分别如是语为。语从欲生。义应思择
  如是已辨至诸行相或得者。此下明四品同起。结问颂答
  论曰至是故言或者。心与心所二种相望。必定俱生。阙一不起。三性心所。望彼心王非无差别。就总相说故言定俱。诸行即是色等四法。前第一句必俱二言。流至于此第二句中。谓色.心等诸行生时。必与有为四相俱起言或得者。谓诸行内唯有情法与得俱生。余非情法非与得俱生。显得不定。是故言或。若依成实论诃利伐摩.及觉天计。无有心所。但有心王。心分位殊假立心所
  向言心所至大地法等异者。此下大文第二广辨差别就中。一明心所有。二辨不相应色.心。界品广明故不别说就明心所中。一明五地法。二明定俱生。三明相似殊。四明众名别就第一明五地法中。一总标名数。二别释名体。此下第一总标名数。问及颂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