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何理为证知定相应。重征有部也 论。以诸随眠至非不相应。述法胜论师释也。具在杂心论中。正理论云。经主此中先叙尊者法胜所说以诸随眠是相应也。文中有三。一顺释。二反成。三顺结。此文初也。以三因证定是相应。一染恼心故。二覆障心故。三能违善故。此举三因也谓诸随眠能染恼心。释第一因未生善不生。释第二因。由覆障心令善不起已生善退失。释第三因。由能违善故令善退失故随眠体非不相应。结成也 论。若不相应至恒现前故。次反释也。若相应法是随眠者。起时能覆障善令不得生。若不起时善心容起。若随眠体是不相应。即恒相续在身不断。若能障善。善无起时。以不相应恒现前故 论。既诸善法至是相应法。结成也 论。此皆非证。总非三因也 论。所以者何。有部问也 论。若许随眠至是随眠所为。大众部等释所以也。我宗若许随眠是不相应者。即上三事是缠所为。不许上三事是随眠所为 论。然经部师所说最善。论主评取经部义也 论。经部于此所说如何。大众部等问也 论。彼说欲贪至即名缠故。答。经部宗也然随眠体非心相应。异其有部非不相应。异大众部 论。何名为睡。问也 论。谓不现行种子随逐。答也 论。何名为觉。问也 论。谓诸烦恼现起缠心。答也 论。何等名为烦恼种子。问也 论。谓自体上至能生烦恼。答也。谓熏在自体。能生当果差别功能名为种子。功能不同名为差别 论。如念种子至功能差别。论主引二喻破大众部。此第一也。准正理论。兼破有部。大众部许由烦恼力。别有随眠心不相应名烦恼种念种即是所证智生功能差别无别体性今引共许念种例破随眠 论。又如芽等至功能差别。引第二喻破。此二喻破随眠是不相应也 论。若执烦恼至不可得故。此合两喻同随眠也。俱因薰习并是种子。一有体性是不相应。一无体性但是功能差别。差别因缘不可得也。正理论云。又所立喻如念种子。是证智生。能生当念功能差别。亦不相似。以我宗言念种子者。即于证智后初重缘。实念从先证智俱起念生。能生后时忆智俱念。此。显即念前.后相引。为能赴感差别功能。彼。自体俱生。无别实烦恼从前缠起。能生后缠可名随眠烦恼种子。故喻于法相去极遥(已上论文)二说法别。详顺正理论。此文二喻亦对有部。详论主释。前证智位总聚熏成名别种子功能差别。种子功能差别。能生智.念后聚法也。由前位智能决断故。同时念记令后位念记忆分明。前位总立智名。后位总立念称。亲证境心名之为智。后记不忘名之为念 论。若尔六六至有贪随眠故。有部违经难也。经言于乐受有贪随眠。故知即是贪相应也 论。经但说有至何所违害。经部释也 论。于何时有。有部问也 论。于彼睡时至立随眠想。经部答也。有二释。一是睡时。二因立果名。想即名之别称。谓于现在位。缠立随眠称 论。傍论且止应辨正论者。正释颂文也 论。言贪分二谓欲有贪。正释颂也 论。此中有贪至二界中贪。出有贪体也 论。此名何因唯于彼立。问也。三界俱名为有。何故上二界贪独名有贪 论。彼贪多托至立有贪名者。释也。于中有二。一以多于内门转故名为有贪。二为遮彼解脱想故上二界名有。此即初也 论。又由有人至非真解脱。第二释也。前以上界缘内有故名为有贪。后以止邪执故。于上二界立有贪名 论。此中自体至立有贪名。释自体名有。等至.及所依身俱是自体。非是外境。有有多种。如说三有即是三界。此中言有。谓是自体。上二界贪多味自体。非味着境离欲贪故。唯于上二立有贪名 论。既说有贪至不别显示。释颂唯说有贪。不释欲贪所以既多缘自体名为有贪。准知多缘外境名欲贪也 论。即上所说。下一颂。第三依本论分六为十。问起。颂答。如文可解 论曰至五疑。此中见分为五故成十也。列名可知 论。又即所说至余等如欲说。此下第四依本论分六为九十八也。文中有三。一开九十八。二明忍智断。三五见别相。此为初也。问起颂答。如文可解 论曰至成九十八。总释颂也 论。谓于六中至如前已辨。六中一见。行解不同分为五见。如前已辨 论。即此所辨至无色三界。此总释部.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