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疏 第二十卷(4)

论。又彼所说至体实有者。牒有部引第二经通也 论。应共寻思至作所缘境。经部两关征有部也 论。若法如意至不应正理。破前关如意作能生缘也。如识缘

  论。又彼所说至体实有者。牒有部引第二经通也
  论。应共寻思至作所缘境。经部两关征有部也
  论。若法如意至不应正理。破前关如意作能生缘也。如识缘未来百千劫后当有彼法。或当亦无。彼既未有作用。如何能生今时识也。又涅槃性违一切有漏法生。如何为缘生能缘识
  论。若法但能至亦是所缘。此述第二关与经部同也
  论。若无如何成所缘境。有部难也。过去.未来。汝经部宗既说为无。如何得成识所缘境
  论。我说彼有如成所缘。经部答也。缘过.未境如缘现在成所缘也
  论。如何成所缘。有部未得答意重问也或是难也。去.来既无。如何成所缘
  论。谓曾有当有至当有亦尔。经部释难也。若谓过.未同现有者。何故追忆彼时。但忆曾.有之相逆观亦尔
  论。谓如曾现在至未来为有。重广释也
  论。若如现有至其理自成。经部进退责有部也。若谓去.来如现有。应成现世。若体现无不同现在。则应许有缘无境识其理自成
  论。若谓去.来至非散乱故。经部牒有部转计破也。若谓去.来同现在有。但现在色极微聚集。未来.过去极微散乱与现不同。名为过.未者。汝缘过.未色时不取散相。故知不是聚.散有异
  论。又若彼色至乃至广说。经部条有部转计破也。又若去.来色同现在有。唯有极微散乱为异。即极微色无聚.散故应是其常。又色唯应极微聚散竟无少分。别名生灭是则遵崇邪命者论。三同外道过也弃背善逝至乃至广说。四违经过也
  论。又非受等至已生时相。受等不成三世过也
  论。若如现有至理亦自成。经部两关征也
  论。若体全无至应是所缘。即有部反难经部也。若谓去.来全无体性。仍是所缘。第十三处。十九界等。此能识为何所缘
  论。诸有达无至为何所缘。经部反难有部也。若谓第十三处是无非所缘境。达无十三处者。若不缘无。为何所缘
  论。若谓即缘至彼名为无。破有部转计。若谓但缘十三处名为境者。十三处名是有。今言无者。此乃是拨彼名为无。非称当也
  论。若又缘声至为何所缘。经部反征有部也
  论。若谓即缘至应更发声。第一关责也
  论。若谓声无至如何谓无。第二关责也
  论。若谓去.来至其体一故。第三责也
  论。若有少分至有非有境。结成经部义
  论。然菩萨说至无是处者。经部通经也。有部难云。若许缘无能生识者。何故菩萨说世间所无。我知我见无有是处。菩萨既言世间所无。即是无法我知我见无是处者。即是知见无法无是处也
  论。意说他人至方观为有。此正通经也。意说。他人怀增上慢。亦于非有妄取现有之相谓为有也。此是世间所无而言知见我于有方观为有。唯于有知见。不观无为有故言世间所无我知.我见无是处也
  论。若异此者至或有差别。经部出异经部计。不许有缘无识过。若一切觉皆有所缘。既称境知。何缘得为有为无犹豫不定。或言是色.非色。差别
  论。理必应然至无上是无上。经部重引经印成也。经既言便知有是有。非有是非有。故知非有亦是识境已上通二经竟已下破二理也
  论。由此彼说至亦不成因类。破第一理也
  论。又彼所言至理亦不然。经部条第二理非也。如有部计。业现在取果落谢过去世与果。若业过去是无。谁能与果
  论。非经部师至当广显示。述经部计异有部也。经部不同有部计过去业能生当果。经部宗计。业现在时业为先故。引相续身中转变差别种子令当果生。种现在有。业是曾有。果当有也
  论。若执实有过去.未来。牒有部计出不成因果过也
  论。则一切时至有何功能。第一业无用过也
  论。若谓能生至其理自成。第二违自宗过也
  论。若一切法至能生功能。第三无因用过也
  论。又应显成至有必不灭。第四同外道过也
  论。若谓能令果成现在。牒救也。救云。虽一切法一切时有。然非一切法一切时现在。令法现在是因作用
  论。如何令果成现在耶。经部重问有部也
  论。若谓引令至余方所。牒计也
  论。则所引果其体应常。第一过也
  论。又无色法当如何引。第二过也
  论。又此所引应体本无。第三过也
  论。若谓但令至其理自成。第四失宗过也。已前诸难。正理论中皆悉有救。恐烦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