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成唯识论述记 第七卷(2)

论。又与末那至依之而转 述曰。虽第八识能与末那。为俱有依.种子依根。及为所缘。今者但取俱有之依。言与末那为所依止。第六意识依之得转。又第

  论。又与末那至依之而转
  述曰。虽第八识能与末那。为俱有依.种子依根。及为所缘。今者但取俱有之依。言与末那为所依止。第六意识依之得转。又第八识能与诸法为本依止故。末那为依第六识转。如眼根等增上缘根
  六别依七。七依第八。诸宗不许。故应立量
  论。末那意识至依俱有根
  述曰。七.六二识。亦依俱有依。转识摄故。如眼等五识第六识因言转识摄。即以第七末那为依。许第六识转识摄故。末那之因亦转识摄而为因者。此所随一。今应先成第六有根即是末那。末那成已许是转识故得为因。此中宗.因准文取理
  上来已辨本识为依讫。恐他外难第八识性应亦有依。下显第八识亦以七为依。七不断故。余六断故
  论。第八理应至为俱有依
  述曰。量云。八应以七为俱有依。是识性故。如第六识此有五识为不定过。应云许是识性非五识故此亦不尔。其第七识许非五识是识性故应总云。第八理应有俱有依。是识性故。如眼等识。此法不言以第七为依故。无不定过。如是虽言与转识为依。而因显八以第七为依或若不尔。前言末那以第八识为俱有依有不定过。以第八无俱有依故。故说第八亦有俱依此中不诤等无间依.种子之因。种子之因前句。是故俱诤俱有
  论。是谓此识为因缘用
  述曰。第二总结上二句颂
  次释下二句。于中有二。初解有诸趣。后解有涅槃等解有趣中有三。初总解颂。次别解。后总结。此等初也
  论。由此有者由有此识
  述曰。谓由有前第二句说。能与现行一切法等为所依识
  颂中有字贯通二处。谓在此识能有之中。及下诸趣.涅槃证得所有之中又由有此识言。贯通下染.净所有之中
  论。有诸趣者有善恶趣
  述曰。以善.恶言摄五趣故。即上有字通下所有染中是也
  论。谓由有此至流转生死
  述曰。此下第二广前有义于中有二。初正释。后料简。此正释也谓由有此第二句所说现所依识故。执持第一句杂染种子故。云界者因。则种子识。此染种子顺流转法能生现行。令诸有情流转生死。现行染法名为流转。种子染法名顺流转。成有漏法皆名流转。对法第四云。何者是流转。谓一切生死。即前顺后其体顺用
  若尔即应有漏苦.集皆名流转。何故颂中偏言诸趣
  论。虽惑业生至胜故偏说
  述曰。下正料简有二义解。此初义也。解此难云。虽惑.业.生有漏集.苦。皆是流转。皆生死法。然五趣是生死苦果胜故偏说。果正生死。是所顺法。业.惑能顺生死果性。故偏举果此中所解执持一切顺流转法。既生死果为流转体执持顺者。即执业.惑能顺之法。非如色等名为执持。此即执持依持名执。识为现惑业依执持故。识不执彼现行惑.业以为境故。此解与前别
  与前解同者
  论。惑诸趣言通能所趣
  述曰。此第二义。业.惑.中有。亦是颂中所说诸趣。业.惑.中有。是能趣故。何故能趣亦名为趣。趣是所趣。业.惑.中有。相从名趣
  论。诸趣资具亦得趣名
  述曰。谓器世间是趣所须。趣之资具。相从所趣故亦名趣或资具言。释惑.业二名趣所由。唯说内故总而言者。生死流转通诸有漏。今此颂中独言趣者。能所.资具皆立趣名非唯所趣。如喜.及顺喜法名喜觉支等
  论。诸惑业生至作依持用
  述曰。第三总结。由有此识烦恼杂染成。业杂染成。生杂染成。世间净成。摄诸有漏故。此等成者如上所言。是与流转作依持用
  与还灭等作依持用。其义如何
  论。及涅槃证得者至有涅槃证得
  述曰。自下第二解下句颂。于中有三。初总释颂。次别解。后总结。此初也。谓上由此有言。亦通于此。牒上能有此识已。显下所有涅槃证得
  论。谓由有此至证得涅槃
  述曰。此广别解。于中有二。初总说也。下自料简身中无漏种。名顺还灭法。言还灭者。五十一解。还即道谛。灭即灭谛。即种顺现行。道能证灭也。或与现行道为依持令证得涅槃。前顺于后。体顺于用。还顺于灭。准前应释此解顺下第一但说证得师解。即出世净若无此识皆不得成。或摄世间净。远证涅槃故或但涅槃是识执持。亦是依执。虽言执持无漏法种。而意证涅槃但取涅槃。是所依执故。摄论第四三性中言依他起性为遍计所执依。亦圆成实之所依也。涅槃是所求果故此偏说。顺下第二但取涅槃解第三双取。执持无漏种。及涅槃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