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成唯识论述记 第二十卷(10)

述曰。第二师说。如前四缘中已解。无别文义故不叙之。此中比量。简过及释妨难具如前解。佛地论有评。义取后解 论。此四种姓至胜后佛故 述曰。第六

  述曰。第二师说。如前四缘中已解。无别文义故不叙之。此中比量。简过及释妨难具如前解。佛地论有评。义取后解
  论。此四种姓至胜后佛故
  述曰。第六种性本有始起门。地前种增。入地二增。地前用增。入地体增。现起别故。余文可解。唯护法义
  论。大圆镜智至不可知故
  述曰。第七所缘何境界门。初师可解。所以如文
  论。有义此品至亦缘俗故
  述曰。庄严论说于一切境皆不愚迷故。有俗不知非不愚故。余文可知言诸处者。谓内六处。境者六境。识者六识。此十八界。或十二处。六根.六识并名识故。身.及土定须缘故会不可知言行缘微细者。行相.所缘也。因既微细果亦难知。非不缘俗
  论。缘真如故至准此应知
  述曰。言二智者。体是一用为二。何故俱生缘俗名后得者。了俗由证真。证真为先缘俗智生。故名后得。佛地论又说。或似后得名后得。后得不证真故。或如后得因中缘俗真观后生故。下准此解。余所引文勘佛地论。因有二类种。果恒唯一种生二用现行
  论。平等性智至于理无违
  述曰。此中三说。所以如文。缘十平等故通缘真俗。第三说也
  论。妙观察智至二智所摄
  述曰。文义易了
  论。成所作智至后得智摄
  述曰。引论文等皆勘卷数如前已显。同类境故说缘五境。不定唯尔故不违也。五识皆能缘六境不违理故。行相浅近缘事智故。但遮无为如文证成
  论。此四心品至利乐有情
  述曰。第八缘境作用门。成事智通现净秽土。妙观察智通二土说法
  论。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述曰。第九指例门有多。如是等门差别多种。佛地有四分心缘境。如前第二解。诸智相.见分别门。即前第九卷解讫。相应心所多少门。如前第三卷解第八识。第四卷第七识。第七卷解六识中。及次前二十二法中解。善无漏门。如随识中辨。假实分别门。及摄诸功德门。此论虽无总明处。然随诸识已明讫。故不繁叙其间。智依何定起。何受相应。转何界后识后智生等。佛地虽无。如前已解
  上来总是第二别解所生菩提讫。自下第三即结是所生得
  论。此四心品名所生得
  述曰。此为结也。就解所转得有三。初总举所转得出数。二别解所显所生讫。三总结故
  论。此所生得至名所转得
  述曰。总结前也
  就解转依中有三。上来第一解转依讫。自下第二明本颂所说转依之言
  论。虽转依义至转依言故
  述曰。总有四种。而今但取二所转得。余三转依不可证故。设有真如.及无漏道。不是证义故不说之
  论。此修习位至因位摄故
  述曰。自下第三明此十地能证二转依。非已证得要成佛方证故。此十地无间道断障为因。解脱道方证于彼故
  上来解五位中第四颂。虽有广略不同。总是解十地修习位讫
  论。后究竟位其相云何
  述曰。自下解第五位。谓究竟道。于中初问。次答。此即问也
  论。颂曰至大牟尼名法
  述曰。颂中有三。初一句出位体。次七字显胜德。余八字简二乘显三乘别
  论。曰前修习位至究竟位相
  述曰。初解颂文。后诸门分别。初释四句文即为四段。义乃为三。如判颂意。初中有二。初正解颂初句出体。后问答分别解本颂中。初总判。次出体。后别释。此显位相也
  论。此谓此前至无漏界摄
  述曰。此下出体无漏界摄。即菩提.涅槃二转依果是究竟位言究竟者。略有二义。一简前四位名究竟。二简二乘名究竟。二乘虽得菩提.涅槃。非究竟义。非高胜故。此略释第一句颂中上此即字。兼解无漏界讫
  论。诸漏永尽至故名无漏
  述曰。下释无漏义诸漏永尽者。能除漏义。能证.所证皆能除漏。此即离彼相应缚义非漏随增者。即是显非所缘缚义又诸漏永尽者。显离杂彼烦恼非漏随增。离二缚义。又初是染法自性断。后是离缚断。初性唯染。后通一切有漏言性净者。简二乘无学善有漏等蕴。虽亦离二缚。而性非净。前有漏类故。有第七所知障漏俱非性净故言圆者。简一切有学无漏。因未圆故明者简二乘无学无漏。显彼虽圆果之极故而非是明。非胜妙故又净简有漏。圆简二乘。明简菩萨无漏。具五义性名无漏界余无漏等虽亦名无漏。非究竟无漏。此中虽解无漏之言。长读尚字。意乃为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