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 世亲菩萨释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释应知胜相之二十五卷成 论曰。云何得知此依他性。由分别性显现似法。不与分别性同体 释曰。此问言分别性显现似法。此似法不离依他性。应与依他性同体云何言不同体 论曰。未得名前于义不应生智故。法体与名一则此义相违 释曰。依他性虽复由分别性一分所显不与分别性同体。为显此义故立三证。此即第一证。若依他与分别共一体。此执相违。若依他与分别共一体。此智不开名于义应生。譬如离瓶名于瓶义瓶智不生。若瓶义与瓶名一体此事不应成名义不同相故。若执名义共一体。此执则相违。此证显名是依他。显义是分别。何以故。此依他由名所分别故 论曰。由名多故。若名与义一。名既多义应成多。此义体相违 释曰。此即第二证。或一义有多名。若名与义共一体。如名多。义亦应成多。若尔一义应有多体。一物多体此义相违。是故若两性一体。则成第二相违 论曰。由名不定。体相杂此义相违 释曰。譬如瞿名目九义。若言名与义一体。是两体相违则成第三相违。瞿名所目诸义。相貌不同。由许一体。相违法一处得成。无如此义。是故两性不可为一体 论曰。此中说偈 释曰。重显前义。是故说偈。初偈显依他分别不共一体。此义得成由三相违故 论曰 于名前无智 多名及不定 义成由同体 多杂体相违 法无显似有 无染而有净 是故譬幻事 亦以譬虚空 论曰。义成 释曰。即明依他性与分别性。不同体义成 论曰。于名前无智。同体相违 释曰。此即第一相违 论曰。多名同体。多体相违 释曰。此即第二相违 论曰。及不定。同体杂体相违 释曰。此即第三相违。后偈为教弟子。弟子于二事生疑 论曰。法无显似有无染而有净 释曰。此明于两种相违生疑。无法显似有法是第一相违。于无染中而有净是第二相违 论曰。是故譬幻事亦以譬虚空 释曰。即以此譬。释弟子疑。譬如幻像实无显现为有。诸分别法亦尔。实无而显现似有。此有亦可见。譬如虚空非云等五障所染。自性清净。云等障后灭时。亦说空为净。诸法亦尔。本无有染自性清净。客尘障盖后灭则见清净 论曰。云何如此显现而实非有。依他性一切种非不有 释曰。此问若依他性。如所显现如此无所有。一切一切种。此性亦不无。此意云何 论曰。若无依他性。真实性亦无。一切无不成。若无依他性及真实性。则无有染污及清净品过失此二品可知非无。是故非一切皆无。此中说偈 若无依他性 真实性亦无 则恒无二品 谓染污清净 诸佛世尊于大乘中。说鞞佛略经。此经中说。云何应知分别性。由说无有品类。此性应知。云何应知依他性。由说幻事鹿渴梦相影光谷响水月变化。如此等譬应知其性。云何应知真实性。由说四种清净法。应知此性 释曰。若无此性真实性亦无。何以故。若有染污则有清净。若两法悉无则一切皆无。此一切无。由此方便能显其不成。何者为方便。拨无生死涅槃。此义不可立。由染污品及清净品可见。是故两法显现若拨言无则成邪见。亦名损减谤。是故分别性是无。依他性不可拨言无故知依他分别不得同体 论曰。四种清净法者。一此法本来自性清净。谓如如空实际无相真实法界 释曰。由是法自性本来清净。此清净名如如。于一切众生平等有。以是通相故。由此法是有故。说一切法名如来藏 论曰。二无垢清净。谓此法出离一切客尘障垢 释曰。是如来藏离惑智两障。由此永清净故。诸佛如来得显现 论曰。三至得道清净。谓一切助道法。及诸波罗蜜等 释曰。为得清净菩萨行道。此道能得清净故。亦名清净道。即般若波罗蜜。及念处等诸助道法 论曰。四道生境界清净。谓正说大乘法 释曰。道及助道法生所缘境界。谓修多罗等十二部正说。是清净资粮故。亦名清净 论曰。何以故 释曰。云何说生道境界清净。是真实性摄。非分别及依他 论曰。此说是清净因故。非分别清净法界流故。非依他由此四种清净法。摄一切清净法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