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及境界 是四大尘类 一一大虚故 尘根非不有 若大各离成 离薪火应然 若离无别体 尘亦同此判 四大二义虚 故不成和同 既实无和同 故色尘不成 识受想及行 一一体不成 不合乘缘生 非有故无合 如分别喜乐 缘苦对治成 如此所计苦 因乐坏故成 于乐和合爱 缘无相则灭 于苦远离贪 由此观不生 若依世言说 心为能见者 不然离所见 能见不成故 观行睹世间 如幻实不有 无取无分别 般涅槃如火 菩萨见如此 于菩提不退 由大悲引故 后相续至佛 诸菩萨修道 佛说于大乘 无智憎嫉人 自害拨不受 不识功德失 于德起失想 或憎嫉胜利 故人谤大乘 若知罪损他 功德能利益 故说诽谤人 不识憎嫉善 由不观自利 一味利益他 大乘众德器 故谤人灰粉 信人由僻执 不信由嫉憎 信人谤尚烧 何况嗔妒者 合毒为治毒 如医方所说 苦灭恶亦尔 此言何相违 诸法心先行 以心为上首 以苦灭他恶 善心人何过 苦来若能利 应取何况乐 或于自及他 此是本首法 由能弃小乐 后若见大乐 智人舍小乐 观于后大乐 若不忍此言 医师施苦乐 犯罪不可恕 故汝义不然 或见事不宜 智者由义行 或制或开许 此义处处有 诸菩萨威仪 悲为先智成 大乘说如此 何因可诽谤 无知故沉没 上乘广深义 故诽谤大乘 成自他怨家 施戒忍精进 定智悲为体 佛说大乘尔 有何邪说漏 由施戒利他 忍进为自利 定慧脱自他 略摄大乘义 略说佛正教 谓解脱自他 此六度为藏 何人能拨此 福慧为种类 佛说菩提道 立此名大乘 痴盲不能忍 如空难思量 福慧行成故 诸佛德难思 于大乘愿忍 大德舍利弗 佛戒非其境 故佛德难思 云何不可忍 于大乘无生 小乘说空灭 无生灭一体 自义莫违反 真空及佛德 若如法简择 大小两乘教 于智人何诤 佛不了义说 非下人易解 一三乘说中 护自体莫伤 若舍无非福 若憎恶无善 若欲爱自身 大乘不应谤 菩萨愿及行 回向等彼无 若依小乘修 云何成菩萨 菩萨道四依 于小乘不说 何法佛所修 而说能胜彼 约依谛助道 佛与彼若同 修因既不异 云何果殊越 菩提行总别 小乘中不说 于大乘具辩 故智应信受 如毗伽罗论 先教学字母 佛立教如此 约受化根性 有处或说法 令彼离众恶 或为成福德 或具依前二 或为遣此二 甚深怖劣人 或深悲为上 为他成菩提 是故聪明人 应舍憎大乘 当起胜信受 为得无等觉 由信受大乘 及行大乘教 故成无上道 中间种种乐 施戒及忍辱 多为在家说 此法悲为上 愿汝修成性 由世不平等 王位若乖法 为好名及法 事及出家胜 宝行王正论出家正行品第五 初学出家人 敬心修禁戒 于木叉毗尼 多学破立义 次起正勤心 舍离粗类惑 数有五十七 谛听我当说 怪谓心相违 恨是结他失 覆恶罪名秘 及着恶显善 张他名欺诳 谄谓曲心续 嫉于他德忧 吝心怖畏舍 无羞及无惭 于自他为耻 不下不敬他 动乱嗔方便 醉谓不计他 放逸不修善 慢类有七种 我今当略说 若人起分别 从下下等等 从下及等胜 说此惑为慢 下人计自身 不如于等人 说此名下慢 由自下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