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疏 第七卷(3)

论。故如经部至此说为善。论主破有部二说。评取经部义也 论。如世尊说至不可思议。未来之法无其前后。佛知前后。不可思议。如芥子纳须弥。毛孔纳

  论。故如经部至此说为善。论主破有部二说。评取经部义也
  论。如世尊说至不可思议。未来之法无其前后。佛知前后。不可思议。如芥子纳须弥。毛孔纳江海。因何小不得容大。是不可思议不可解释。此亦如是。法无前后而知前后。是不可思议。亦不可解释
  论。若于未来至不生余法。外难。若尔未来世无前后者。因何未来如是次第
  论。若此法生至等无间缘。释也。谓法虽无前后有相系属。金刚喻定尽智等法。相系属故次后而起。如世第一法与苦法忍位。已前是事相定。非刹那定。有多苦法忍未定前后。至增上忍方刹那定。此显世第一法定在一切苦法忍前。以至生相。世第一法决定在前故
  论。诸阿罗汉至非等无间缘。问也
  论。无余心等续此起故。答也
  论。岂不如是至应不名意难也
  论。意是依所显至等无间缘。通也
  论。若法与心至心无间耶。已下两重四句分别。此文是四句家问。若法与心为等无间者。是从心等无间缘生也彼法亦是心无间耶者。续心后起中间无余物隔也
  论。应作四句至二定刹那答也。此是心等无间缘生非心无间。出二定心隔二定故言第二等。等取第三位等。乃至百千刹那。此由隔初刹那等定故非心无间也
  论。第二句者。至生住异灭。此是心无间非心等无间缘生也。四相不从无间缘生故。初刹那定.及心位四相与心无间隔故。是心无间非心等无间也
  论。第三句者至心.心所法。此是心等无间缘生。是心.心所故。是心无间从心生中间无隔故
  论。第四句者至生住异灭。此非心等无间是不相应故。非心无间中间隔二定故
  论。若法与心至为无间耶。第二四句问也
  论。应作四句至第二句。答也。准前第三句是从等无间缘生。亦心无间。此第一句。是从心等无间生。非定无间初刹那定.及心位。皆从心等无间生非次定后起故。是今第一句也。前第四是不从心等无间缘生。亦非心无间。二定第二刹那.及出定心上四相。此皆非心等无间。是次定后起故。是今第二句
  论。即前第一至第四句前第一句者。是定第二等刹那等.及出定心此从心等无间生。亦次定后起故。为今第三句前第二句者。谓初刹那定上四相。及有心位心。心所上四相此非心等无间生非次定后起。故为今第四句
  论。从二定出至等无间耶。问也
  论。中间不隔心心所故。答也言。无间者。不隔心.心所故非谓不隔二定婆沙一百一十一云。问何故不说无想异熟耶有多答。一说云若由心力无间引起不杂乱者。可名为心等无间法。无想异熟是异熟因力所引起任运而转。非入彼心势力所引。故不名心等无间法。问若尔异熟心.心所法。亦异熟因力所引起任运而转。应不名心等无间法。答自类相引有胜势力不同彼故。俱是相应有所依等说名自类。问何故二无心定是心等无间法。而非心等无间缘耶。答彼由心加行功用勤劳所引得故。名心等无间法。与心相违遮断心故。非心等无间缘。又说。彼由心势力所引起故。名等无间法。不相应。无所依。无行相。无所缘故。非心等无间缘。问何故二无心定。前后相似无乱续生。而前非后等无间缘。答由入定心势力所引不由前念力所引生。故前非后等无间缘。问若尔异熟心.心所法。由异熟因势力引起任运而转。前应非后等无间缘。答心.心所法是相应。有所依有行相有所缘故。前念于后有胜势力引发开避。故皆是后等无间缘。不相应行与此相违。不可为例又一百九十六解等无间缘中云。此中有说。若前法未至已生位然不与后法作等无间缘。若至便作。若尔者有心位可尔。无心位云何可尔。答此中说有心位不说余位。有说。设依无心位说亦无有过。谓入定心现在前时。顿取诸定.及出定心果。亦与最初刹那定果。后诸刹那.及出定心生时。与果非取先已取故。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无有等无间缘异时取果异时与果。若此时取果即此时与果故准此评家。入二定心过去取果。若不尔者。第二刹那二定.及出定心。未至正生如何取果。若尔即正理与婆沙相违。正理论云。诸作是说。入二定心灭入过去。方能渐取第二念等定.及出心。彼入定心应非过去。夫取果者是牵果名。诸牵果能是行作用。依行作用立三世别。若有作用非现在者。岂不便坏世别所依准此论与婆沙正义相违。今详。正理所说不及婆沙。处处文说等无间缘。若取果已决定果生。无能回者。若等无间缘唯现取果者。若取果已果决定生如有期心闻钟声而出定者。本期心出定唯至斋时。后遇别缘遂不声钟。其定即经多时不出当入定心现在前时。为取多时定。为取少时定。若取多时定即不应少时出。无量刹那定不生故。若取少时定即不应多时不出。无量刹那定先不取故故知婆沙理长。取果名现在者。据因缘等说不据等无间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