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疏 第二十八卷(3)

论。又亦应说至非超受等。是重破也。若谓观粗色故名出离色者。无色界受细。色界受粗。超下粗受应名出离受等。经既不说出离受等。故知无色中唯遍超

  论。又亦应说至非超受等。是重破也。若谓观粗色故名出离色者。无色界受细。色界受粗。超下粗受应名出离受等。经既不说出离受等。故知无色中唯遍超色类非超受等
  论。由此定知彼界无色。此总结成自宗义也
  论。然契经说至非永出故。通伏难也。伏难意云。若无色界无色者应无色有出于色有。如何经说有不出有。有三释。一自地有不能出自地有。即是自地有漏道不能制自地惑。要因上地方能断故非遍出者虽上地有出下地有。而不能出非想有也。虽能出下地有后定退故非永出也。依如是理说有不出有也
  论。又薄伽梵至说有色类言。是重引经证也
  论。故所立因无不成过。总结上言。以无色故名无色。因非不成过。汝宗不许自违理.教。汝既违教。我非不成
  论。在彼多劫至色从何生。大众部等难也
  论。此从心生至从彼心生。经部答也。谓从色异熟因功能种子而生
  论。彼无色身心何依转。大众部等又难也。彼既无色。心依何转
  论。离身何不转。有部等反问大众部也
  论下曾不见故。大众部答也
  论。色界无段食至离段食转故。引例却难大众部也
  论。又先说彼心转所依。指前释也。前说心依寿等转也
  论。已释总名。结上四无色名也
  论。空无边等至得别名耶。问别名也
  论。不尔云何至建立三名。答。前三无色从加行为名于加行位胜解。思惟虚空等故。名空无边等。至成满位亦缘余法。故正理云。谓若有法虽与色俱。而其自体不依属色。诸有于色求出离者。必应最初思惟彼法。谓虚空体虽与色俱。而待色无方得显了。外法所摄其相无边。思惟彼时。易能离色。故加行位思惟虚空。成时随应亦缘余法。但从加行建立此名。谓于纯净六种识身能了别中。善取相已安住胜解。由假想力。思惟观察无边识相。由此加行为先所成。随其所应。亦缘余法。但从加行建立此名谓见无边行相粗动。为欲厌舍起此加行。是故此处名最胜舍。以于此中。不复乐作无边行相。心于所缘舍诸所有。寂然而住(已上论文)
  论。立第四名至名非非想。立第四名。由想昧劣无明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也
  论。虽加行时至加行立名。明加行时观根本作非想非非想解。不从加行为名。说根本想昧劣为名
  论。以若诘言至是立名正因。释不从加行立名所以也。前三无色加行心时思无边空等。然实根本非常缘空。由此立名从其加行不从根本。加行不缘根本作行解故。非想非非想处加行位中。缘其根本地昧劣想作如是念。无明胜想有昧劣想。此念依根本起。即是正立名因。由想昧劣故从根本不从加行
  论。已辨无色云何等至。下两行颂第三明等至文有十二。一明净等三别。二明具支多少。三明不动。四明受多少。五明借识。六二得。七明相生。八明依身。九明所缘。十明断惑。十一明近分。十二明中定。此第一明净等三也
  论曰至无无漏故。总释八地。前七具三。有顶唯二。无无漏也
  论。初味等至至此得味名。释第一味定也。此谓等持与爱相应。爱能味着定亦名味。正理论云。爱相应言依自性说。此以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应作是言。爱俱亦法名味等至问何故余惑相应不名为定。答正理论云。专注不移方名为定爱相应定。亦专一境故得定名。余惑相应则不如是。谓余烦恼于自所缘。不能令心专注如爱。故三摩地若与爱俱。专注一缘与善相似
  论。净等至名至此得净名。第二明净定也。是有漏故与无漏殊。即名世间之所简也。净故非味。即是善名之所简也。与无贪等白法相应故名为净。释净名也
  论。即味相应至深生味着。述净为味境。味唯缘净。就缘净中。唯缘过去退净定也。不缘现在及未来也。现在无净定。未来净未曾领受也。此说容生味定。非一切生。唯退分定及住中一分。似退生故。境亦如是。又退分定未必定退。前五种性非定退故。此人皆成退分定故
  论。尔时虽名至得名为入。述入出也。味定非定似定名定。由此亦名入味定也正理论云。诸从定出总有五种。一出地。二出刹那。三出行相。四出所缘。五出种类从初静虑入第二等名为出地。于同一地行相.所缘相续转位。前念无间入于后念。名出刹那从无常行相入苦行相等。名出行相从缘色蕴入缘受等。名出所缘从有漏入无漏。从不染污入染污等。名出种类依出种类此中说言从所味出入能味定岂不二言更相违反。能味是爱非所入定。所入是定不名能味。如何可言入能味定无相违过。现见。相应随举一名说俱品故。如劝长者作意记别。互相杂故俱得二名。由爱相应等持名味。等持力故爱得定名。故无二言更相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