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疏 第二十八卷(7)

论。寻伺四受至说为不动。答也 论。然契经说至喜乐所动。述释余经不同也。若通欲界兼息风说。即有八灾。若唯对色界定内心所。即离寻.伺.喜.乐

  论。寻伺四受至说为不动。答也
  论。然契经说至喜乐所动。述释余经不同也。若通欲界兼息风说。即有八灾。若唯对色界定内心所。即离寻.伺.喜.乐
  论。有余师说至照而无动。述异释也
  论。如定静虑所有诸受。已下一行颂。第四明生静虑也
  论。曰至四识相应。述初生静虑
  论。第二有二至心悦粗故。述第二定也。无余识故无三识相应乐。心悦粗故无意识相应乐也
  论。第三有二至受有差别。述后二定也。第三定中心悦细故有意地乐。第四定中心转寂故。唯有舍受也是谓定生受有差别者。结也
  论。上三静虑无三识身。已下一行颂。第五明借识也
  论曰至触及发表。述上地以无寻.伺。无三识身及发表心。借初定心。以五识身及发表心。定与寻.伺相应故
  论。此四唯是至以下劣故。述唯借无记不借染.善。生上已离下染。亦不起下劣善故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无记有人云。唯是威仪心。或是缘威仪心。或似威仪心皆谓不然。耳识不可是威仪心。发语表业。亦不可说是威仪心。违多论故。若谓发语表业。是第二师。从威仪心更生意识。缘十二处。亦名威仪心故。此发语表心名威仪心者。此亦非理。岂可二定已上发语表业心。皆从威仪心后起耶。若依第一师解。何得是威仪心。第一师唯以发威仪意识是威仪心。语既非威仪。何得是威仪。以此故知。四无记心摄心不尽。既无记色摄色不尽。何妨四无记亦摄心不尽问既言四无记摄无记心不尽。未知借识是何无记答此借识心是自性无记。耳识非威仪。非威仪无记。上地无工巧非工巧无记。变化唯在意非变化无记。异熟非异地起非异熟无记。以此故知。唯是自性
  论。如是别释静虑事已。下一行颂。第六明等至初得也
  论曰至生自地时。述净本等至全不成者由二得也
  论。下七皆然至无由生故。述下七地皆具离染及生。有上地故。有顶唯一。无上地故不可说生
  论。遮何故说全不成言。问也。颂初言全不成而得。遮何而说
  论。为遮已成更得少分。总答也
  论。如由加行至顺退分定。指事释也。已成根本静虑。更得少分顺决择分由加行得。不由离染及生得也。离自地染失退分定。退自地染得退分定。此由退得。非离染得及生得也。若全不成而初得者。即下七地由二得也。若离下地染得上地定。若从上生下得下地定。非想无上地故无生得也
  论。即依此义至为问亦尔。此问净定有由离染得。亦由离染舍有由生得。后由生舍
  论曰有至应如理思。广答。退分虽是净定。许与烦恼相出入故。若断自地烦恼时舍。若退自地烦恼时得由生得.舍准此可知
  论。无漏但由至皆如理应思。述无漏也
  论。岂不由入至无漏等至。此问意者。超越圣人依根本地入见道时。亦加行得非离染得。因何前说全不成者唯离染得
  论。此非决定至决定得者。答也。加行入见道时不定。若未离染入见道者。未得根本定故不得也。若超越者即得根本。以不定故不言加行得也。若圣人离下染时。决定皆得根本无漏。以决定故唯说离染得也
  论。染由受生至得此地染。述染等至由二得也
  论。何等至后生几等至。下两行颂。第七明相生也文中有三。一三定相生。二净定相生。三超间相生。此文第一三定相生
  论曰至净及无漏。此述无漏唯生净定及无漏定。不生味定。正理论云。以极相违故不生染此言极者。对净定说。净定虽是相违非极
  论。然于上下至各净无漏。述超不越至第四也。从数自地为一。次地为二。隔一地为第三。必不能超越二地者。由此从初静虑无间生六。谓生自地.第二定第三定。各净.无漏。三地各二。故成六也。唯有上地无下地也
  论。无所有处至上地唯净。述无所有无间生七。非想唯一。无无漏故。自及下二各净.无漏二。复有六故所以成七
  论。第二静虑至并自地二。明第二静虑生八。识处生九。第三定.第四定.空处此三地皆生十。谓上.下各二地.并自地。有五。五各二故总为十也
  论。类智无间至依缘下故。述从类智能生无色净。及无漏。非法智也。正理意云。依.缘别故以法智。依六地缘欲界。无色净.及无漏。依无色缘无色。不相生也。下地类智生无色者。必得缘境。境地悬超观心难起故。由此相违不能无间生也
  论。从净等至自地染污。述净定生与无漏同。唯加兼生自地染污。准此。诸地无漏数上更各加一。谓染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