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见重愚痴 莫说甚深法 闻者生诽谤 受苦百千劫 宿世无习气 闻法疑恐怯 我见计断常 未信三世业 量根授法药 是名大智人 心邪无正见 闻法反生嗔 如蚕吐丝茧 罪业复自缠 以不闻法故 常为爱网牵 一切真如门 巧用方便起 凡欲化众生 爱语令欢喜 菩萨同体悲 观他如我己 柔和善将护 似乳投于水 或时须多言 有时须寂默 知时名法师 见面量根力 若不观机性 不名具智德 冥之于心内 所为成法则 有用耎语时 有时须粗矿 耎根耎语调 伏强现威猛 种种调众生 对治种种境 如是巧方便 唯有菩萨秉 凡欲教化人 慈悦勿使嗔 触情起毒心 即造地狱因 无闻非法者 授戒令生人 且免三涂苦 渐引归正真 为说四谛法 显示十二因 令知生死苦 正趣涅槃门 有大性欲者 入理为谭论 破相十八空 身中无世尊 五乘渐分化 拔断无明根 是名利他义 顺教报佛恩 诫观佛性不一二非有无含中道不着中法第 二十八 既发道心复自他利。须知众生同有佛性。略说十种广在诸经。一者生死烦恼从真性起。喻如大水本净湛然为因风故遂生波动。后因大寒乃结成冰。众生佛性本净有水。由觉观风波浪生死。贪爱坚固成烦恼冰。欲显佛性者慧火融冰禅定息波。冰液波止水即清净佛性影现。二者如金在矿粗弊无堪。于后融销金始显现宝中最上无能嫌者。众生佛性在烦恼矿。戒定慧火练出真性法界之中最上无比。三者如牛未产乳血和杂。缘成始停构取煎暖乃生醍醐明净。随器变色不守自性。众生佛性为烦恼合如杂血乳。假缘修治渐至佛果。发起神通随众生变。同类救苦不守自性。四者喻如一人行千万里经多屋宿。屋虽多种人是一人。屋喻五阴人喻佛性。众生佛性经五道阴阴虽差别佛性是一。人别屋别。故名不一。人常一人。故名不二。冰冻未融水即非有。冰消即水。故名非无佛性道理。不一不二。非有非无。五者四谛十二因缘四等六度三十七品道谛所摄名为佛性。六者四亲近法名为佛性。一亲近善知识。二亲近正法。三亲近静思。四亲近如说修。离此四法得成佛者无有是处。七者佛性非边中道是也。众生五阴托佛性起。故名非断。生灭如幻名为非常。人依五阴乃得修道。阴藉神持方能存立。八者离真妄者名为佛性。立真辩妄。对妄表真。若灭妄法真名不生。佛性清净智不能知。识不能识。九者能说之法显于无说。无说之空亦不可取。故名佛性。十者空平寂静与有乱俱行。体离于形名常显名色。是为十性。无碍之智与痴凡一如。如真解脱本从凡起。虽有此喻佛性之义唯佛能知。略说十种。广恐文繁汝能观解。名真净心。偈曰 一切诸众生 平等有佛性 佛性杂烦恼 尘染未清净 戒定除客尘 即离生死径 性隐名生死 性显名贤圣 五阴虽流转 佛性本来定 欲知佛性者 励己修八正 初发道意走觅道 心邪曲见未正直 江南江北求菩提 菩提共行不相识 身外觅访既疲劳 一处静思顿止息 忽然醒悟觉少分 乃知菩提身中匿 解烦恼性空如幻 未死不久自穷极 涅槃生死同一如 道理不二亦不即 若能明了根尘法 长养无碍神通翼 观察五阴假缘生 自性本来包十方 诫观智差别福田不等法第二十九 已起大心修自他利兼观佛性。此是因相。次须观果。果是佛智。经云。满大千界众生智不及一须陀洹智。世界须陀洹智不及一斯陀含智。世界斯陀含智不及一阿那含智。世界阿那含智不及一阿罗汉智。世界阿罗汉智不及一辟支佛智。满十方世界辟支佛智不及一种性菩萨智。如是节级不及一十地菩萨智。满十地菩萨智不及如来一念之智。是故世尊智慧大海恒沙大士咸共思量不知如来举足之事。是故汝当一心精进求佛智慧。若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施一世界凡夫众生。不及布施一须陀洹。布施世界须陀洹不及一斯陀含。乃至节级不及一辟支佛。不如供养一种性菩萨。节级乃至不如初地圣人二地三地四五六七八九十地。布施此诸三贤十圣满足一劫不及供养如来一食果报。何以故。如来有大智慧故。消诸天世人供养恭敬。智慧多故。消于多供。无一智慧地上水叶尚不得消。何况人食。汝当领解诫之本意。修习净戒莫令缺犯。以戒净故易得禅定。定心清净发生智慧。福德具足成五分法身一切种智。诸佛智力今更略说。十方世界一时细雨经多年月一瞬眼顷悉知滴数。十方江海总知斛斗。十方铁围须弥大地普知斤两。法界刹土尔许尘数或遍虚空界众生心行悉知善恶。一一众生知某劫作佛。十方山海天地日月置于掌中游行世界。帝释梵王不觉来去。十方水火吸着口中水不灭火。火不损口。若欲具说不可穷尽。如是神力从五停观生。从三十七品生。从四无量心生。从六波罗蜜生。从大乘十地生。是名诸佛智力神力。从断财色五停观生。因起已来诸行次第至今佛地。即是此诫始终说相。菩萨别行前后阶位如华严说。汝可发起慈悲种子布众生田。恭敬种子置三宝田。福智芽生乃成佛树。荫覆法界十方华敷结无上果。从发道心毕至究竟其间功用悉名智障。到如来地二障永尽。反望生死如幻如梦本无真实。诳惑痴人唯佛正觉。故称遍知。汝今应取如来智海。勇猛修入名决定净心。偈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