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诸宗部 >

净心诫观法 卷上(6)

啖粪居圊厕 臭泥生溷虫 复被屠割苦 累劫罪难终 从畜入饿鬼 秽食恒不充 支节皆火然 骸骨不消融 贪欲暂时乐 受报苦无穷 诫观檀越四事从苦缘起出生法第

  啖粪居圊厕  臭泥生溷虫
  复被屠割苦  累劫罪难终
  从畜入饿鬼  秽食恒不充
  支节皆火然  骸骨不消融
  贪欲暂时乐  受报苦无穷
  诫观檀越四事从苦缘起出生法第十二
  损害生命名苦业。筋骨斯尽名苦缘。经云。食者从耕种锄刈。收治。扬簸。窖藏。运辇。舂磨。炊爨。蒸煮。聊设供给奉送。又种菜造墙。溉灌田园营为酱酢。计一钵食出一钵汗。汗在皮肉即是其血。一食工力出于作者一钵之血。况复一生凡受几食。始从耕种乃至入口伤杀无数杂类小虫。是以佛戒日受一食支持性命寄过一生。衣服者养蚕杀茧。取桑。织络染浣裁缝。众缘调度无量辛苦。计上下衣资凡杀几蚕出几气力。蚕茧入汤受几痛苦。是故佛教着粪扫衣。障弊陋质冀得修道。房舍者从起立墙壁穿坑掘地伤杀土虫。斫伐材木伤林树虫。造塼瓦时杀泥水虫。放火陶冶杀柴草虫。作人苦力施主费财。饮食众缘劳损甚大始成一房。是故行者依于冢树草蓐自安。念食是苦节身而食。念衣杀命着粪扫衣。念房舍卧具从苦缘生。志乐头陀三月一移。念四事难消少欲知足。经云。受檀越食如饥馑世食子肉想。受施主衣如热铁缠身。入房舍时如入铁罐。受床坐时如热铁床。宁破此身犹如微尘。不以破戒之身受人供给。三涂苦报皆为爱衣贪食乐好房舍。若破戒因缘还偿施主。或作奴婢鞭打驱策。或受畜生形披毛带角。生偿筋骨死还皮肉。负重力尽起而复倒。虚受信施乐不足言。及偿施主苦过万倍。是故教汝知惭知愧。慎护后世。莫破戒受施名为净心。偈曰
  智者不贪食  贪食者无智
  不念出粪苦  唯取人食利
  自啖脑中涎  上盛向下弃
  慧命断四食  行者不贪嗜
  比丘不乐静  贪利受道具
  追求心散乱  忽忽缘诸务
  得一更望一  心规恒不住
  宜应愧施主  臭身里破絮
  劝观三脱门  离相自调御
  少欲学知足  可依释子赋
  诫观六道流转受报无穷法第十三
  三界众生无始已来造善恶业皆熏本识成业种子。净染合杂数过尘算。受六道报生死无边。从地狱出生诸天中人中鬼神畜生中。畜生者先受蝎蠓蠕动形类。一日一夜百死百生。千死万生渐受大身。乃至摩竭鱼等长十千由旬。脱畜生身受修罗身。天上福尽复生地狱饿鬼中。经云。鬼有百千万种。果报各别。六道人畜各千万种。色命苦乐质像好丑千差万品。说难穷尽。今言人道本业来处。经云。受形颜貌端正为性净洁诸天中来。皮肤粗弊不喜修施畜生中来。形色丑恶瞪矒少智地狱中来。举动轻躁猕猴中来。机捷调戏妓儿中来。性多謟媚鬼神中来。略而言之。广即难尽。一道之中有恒河沙因果。受一螘身犹经多劫。况受余形及余道中。是故生死不可穷尽。汝可谛观。舍身命时受大苦痛。受身生时复大苦痛。如是苦痛已经尘劫。已舍无数身已受无边苦。愚者于中犹行放逸。汝可思之勤求出离。专精策励成无学果。证真解脱快乐安隐。能如是观者名为。净心偈曰
  一切世人欲受乐  遣修乐因不肯作
  愚人得乐谓常乐  不觉命终被减削
  十五姿容言可爱  四十已去自疎索
  纵使生天八万劫  不免无常堕沟壑
  凡夫暂乐忘大苦  受大苦时复忘乐
  所受苦乐皆空华  本来只是情迷错
  迷解悟道获神通  永断生死名真乐
  诫观八风力大智者不动法第十四
  何者为八。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一切众生为八所动不自安心。故名八风。何者动相。得利便悦。衰恼便忧。毁辱即嗔。誉谈即喜。逢苦怀戚。遇乐生逸。称赞情欢。讥刺抱恨。此之八法能令痴凡动摇不安。毁誉声一。妄起二业造三涂因报四趣果。波浪五道成就十缠。永处樊笼。何时解脱。然十界者缘和故生。性空故灭。体解生灭即无嫌恨。恨风不起罪火不然。火不炽然心得清凉无诸热恼。以无热恼故名为净心。偈曰
  愚人贪美食  憎恶腹内屎
  见生竟爱染  薄贱老病死
  毁誉同响声  嗔喜更互起
  取相心高下  不识平等理
  痴惑着音声  凡夫共如此
  死生粪与食  经文遣相比
  耳被虚声诳  神仙堕崖死
  智者解真空  视听不相似
  诫观身心相苦恼过患法第十五
  身相者。六道异类阴大假成。感现前果酬过去因。故名身相。身相有八万四千种形。依正二报各各差别。一人遍受尔许种身已经无量阿僧祇劫。今诫观身唯及人道。一人有九万九千毛孔。八百种风出入其中。八万户虫遍身充满。四百四病更互发动。三百六十骨节迭相依持。百一十苦无时不受。三十六种不净脓血合成阴身。九孔漏疮秽物流出。如上苦业始成一人。贤圣舍离如除恶病。故名观身。心相者。一念之间九十刹那生住异灭犹如电光。尘起识生贪境招报。经云。贪欲心有二万一千。嗔恚心有二万一千。愚痴心有二万一千。等分心有二万一千。合有八万四千尘劳。一百八种烦恼。五百四十种受。有九十八种使。故名观心。若入安般观法心所渐息。乃至九次第定还归一真清净心中。此清净心名为佛性。名真常法身无心之心无相之相。如是观察名为净心。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