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明灭尽 是时则无行
若无有行者 则亦无有识
若识永灭者 亦无有名色
名色既已灭 即无有诸入
若诸入永灭 则亦无有触
若触永灭者 则亦无有受
若受永灭者 则亦无有爱
若爱永灭者 则亦无有取
若取永灭者 则亦无有有
若有永灭者 则亦无有生
若生永灭者 无老病苦阴
一切都永尽 智者之所说
十二缘甚深 难见难识知
唯佛能善觉 因是有是无
若能自观察 则无有诸入
深见因缘者 更不外求师
能于阴界入 离欲无染者
堪受一切施 净报施者恩
若得四辩才 获得决定证
能解众结缚 断除无放逸
色受想行识 犹如朽故车
能谛观此法 则成等正觉
如鸟游虚空 东西随风游
菩萨断众结 如风靡轻衣
毗婆尸闲静 观察于诸法
老死何缘有 从何而得灭
彼作是观已 生清净智慧
知老死由生 生灭老死灭
毗婆尸佛初成道时。多修二观。一曰安隐观。二曰出离观。佛于是颂曰
如来无等等 多修于二观
安隐及出离 仙人度彼岸
其心得自在 断除众结使
登山观四方 故号毗婆尸
大智光除冥 如以镜自照
为世除忧恼 尽生老死苦
毗婆尸佛于闲静处复作是念。我今已得此无上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息灭.清净。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众生异忍.异见.异受.异学。依彼异见。各乐所求。各务所习。是故于此甚深因缘。不能解了。然爱尽涅槃。倍复难知。我若为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作是念已。即便默然不复说法
时。梵天王知毗婆尸如来所念。即自思惟。念此世间便为败坏。甚可哀愍。毗婆尸佛乃得知此深妙之法。而不欲说。譬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梵天宫忽然来下。立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时。梵天王右膝着地。叉手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以时说法。今此众生尘垢微薄。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开化。畏怖后世无救之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
佛告梵王。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但我于闲静处默自思念。所得正法甚深微妙。若为彼说。彼必不解。更生触扰。故我默然不欲说法。我从无数阿僧祇劫。勤苦不懈。修无上行。今始获此难得之法。若为淫.怒.痴众生说者。必不承用。徒自劳疲。此法微妙。与世相反。众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观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说法
时。梵天王复重劝请。殷勤恳恻。至于再三。世尊。若不说法。今此世间便为坏败。甚可哀愍。唯愿世尊以时敷演。勿使众生坠落余趣。尔时。世尊三闻梵王殷勤劝请。即以佛眼观视世界。众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钝。教有难易。易受教者畏后世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譬如优钵罗花.钵头摩华.鸠勿头华.分陀利华。或有始出污泥未至水者。或有已出与水平者。或有出水未敷开者。然皆不为水所染着。易可开敷。世界众生。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告梵王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是法深妙。难可解知。今为信受乐听者说。不为触扰无益者说
尔时。梵王知佛受请。欢喜踊跃。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忽然不现。其去未久。是时如来静默自思。我今先当为谁说法。即自念言。当入槃头城内。先为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开甘露法门。于是。世尊如力士屈伸臂顷。于道树忽然不现。至槃头城槃头王鹿野苑中。敷座而坐。佛于是颂曰
如师子在林 自恣而游行
彼佛亦如是 游行无挂碍
毗婆尸佛告守苑人曰。汝可入城。语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茶。宁欲知不。毗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见卿等。宜知是时。时。彼守苑人受教而行。至彼二人所。具宣佛教。二人闻已。即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尔时。世尊见此二人心意柔软。欢喜信乐。堪受正法。于是即为说苦圣谛。敷演开解。分布宣释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