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疏 第三卷(4)

论。乐等五受至依九立三根者。后释五受.及三无漏根。受有三种。一摄益。二损恼。三非损非益又有二种。一身受。谓五识相应。二心受。谓意识相应身

  论。乐等五受至依九立三根者。后释五受.及三无漏根。受有三种。一摄益。二损恼。三非损非益又有二种。一身受。谓五识相应。二心受。谓意识相应身受摄益。及第三禅心受摄益名乐受。身受损恼名苦受心受第二禅已下摄益名喜受。损恼名忧受通在身.心非损非益名舍受
  论曰至名为苦根。释苦受也
  论。所言悦者至心悦名乐释乐受也
  论。即此心悦至名为喜根。释喜受也
  论。第三静虑至唯名喜根。此释三禅名乐。下地名喜所以
  论。意识相应至名曰忧根。释忧受也
  论。中谓非悦至应言通二释舍受也
  论。何因此二总立一根。问也。何因悦与不悦。在身.在心。受名各别。非悦非不悦。在心.在身。合为舍受
  论。此受在身心至身心合一。释妨难也
  论。又苦乐受至故总立根。更重释也
  论。意乐喜舍至立具知根。此释三无漏根于中有二。先以九根。于其三道立为三根。后释三根得名所由。此即初也
  论。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自此已下释三根名。先问后答问云因何名未知当知根等
  论。谓在见道至名未知当知。此释初无漏根名也。智名为知。忍非知故。在见道中苦法智忍位。有八谛未知当知行转。至苦法智位有七未知当知行。乃至道类忍位有色.无色道谛未知当知行故。故十五心皆名未知当知根也
  论。若在修道至名为已知。此释第二无漏根名也。至道类智已知谛周尽。无未曾知圣谛之境为求知故起于圣道。但为断除修道惑故。于四谛境复数数了。是故说彼名为已知。婆沙一百四十三云。第十六心顷应如七智。何故独说为已知根。非已知而知故。答此亦从多分说。谓初刹那虽与七智相似。后诸刹那皆与彼异。从多分说悉名已知根。一类性故准此论文前七智唯一刹那。道类智二乘必有多念或声闻.众出必有多念
  准此。重知名已知也有说此后更无未已知道所陵所覆。不以下着上令不得自在。必当尔故。于知言已知。如去时名已去。彼亦如是准此论文。未已知道为下。已知道为上。忍为其下。智为其上。前为其下。后为其上。虽前七即于知说已知。亦得名为已知。后道类忍名为未知。故名以下着上。八智虽皆得名已知。七智上有下故不名已知。第八上无下故名为已知。虽道类智不能自知。至第二念方被智知。如须弥一尘。大海一渧。又就谛作法非就刹那问修道中观谛为断烦恼。及为练根法乐等。因何但言为断烦恼答初果道后必起胜果道。其胜果道即是断惑之加行也。又练根等恐烦恼退。为现法乐亦是断惑之胜进道故。但言断惑义即摄余。由斯论师唯说断惑
  论。在无学道至乃至广说。此释具知根名。知己已知者。唯说尽智。即是钝根。谓得尽智知我已知苦.知集等。或得尽智知我已知苦.断集等或习此知已成性者。谓得尽智.无生智也。此即利根得其二智。我已知苦是尽不复更知是无生智乃至广说者。谓我已断集不复更断等。正理论云。第三具知根体知己已知故名为知。习知成性故。或能护知故抄释云。谓无学道云苦我已知等名知己已知。此名知习已成性。是初得谓尽智。或能护知。是后位即无生智。成而能护故名为具。俱舍亦云以初为有知。后为习成性。此能有.能习者名为具知。具知家根名具知根案此二论意有差别。若此论以三道慧名未知欲知等。即彼是根。就同依释。是即彼是根义但唯是慧若俱舍意彼之三名目能成行者。就依士释。彼所有根名为彼根。即具摄九法正理论云九根相应合成此事。故意等八亦得此名婆沙历七十五法废立。恐烦不述。然不过此前建立门。无前义者不立为根
  论。彼所有根至当知根等。总结前三根名
  论。如是已释至几无漏。下第三有十四颂诸门分别于中有二。初六颂有六门分别。后八颂别约诸义分别。初一颂漏.无漏分别于中有三。一唯无漏。二唯有漏。三通有漏.无漏
  论曰至名异体同。此明唯无漏
  论。七有色根至色蕴摄故。此明有漏详此释义不尽。无漏无表亦色蕴摄是无漏故
  论。意乐喜舍至有漏无漏。第三漏无漏也
  论。有余师说至外异生品。此叙化地部计。则是应婆沙毗婆阇婆提。此云分别论师。彼引经证信等五根唯是无漏。以契经唯说圣所有故。谓说阿罗汉乃至预流向有此信等五根。故知无漏又世尊说。若全无此信等五根我说彼住外异生品者。又下文全无五根住外异生品。故知无漏。虽引重文其义是一。圣有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