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俱舍论疏 第九卷(8)

论。经部诸师至经义不然。已下经部破有部也。有部是本。经部是末。由此白也 论。所以者何。有部征也 论。且前所说至经义相违。经部答也。经言云何

  论。经部诸师至经义不然。已下经部破有部也。有部是本。经部是末。由此白也
  论。所以者何。有部征也
  论。且前所说至经义相违。经部答也。经言云何无明谓前际无知。经现唯说无知如何总取五蕴。此经是了义说。不可令成不了义。意说不是五蕴但是无明
  论。非一切经至此亦应尔。有部引例证不了义。就胜说无明也。如象迹喻说。云何内地界谓发.毛等发.毛等中非无色等。然说发.毛为地界者。以发.毛中地界胜故。故就胜说名地界也无明支中亦有五蕴。经就胜说以为无明
  论。所引非证至无复有余。经部破所引经非成证也。经以发.毛分别地界者。经云。云何内地界。此问地界。谓发.毛等。此将发.毛分别地界内外别也。非是经说云何发.毛谓内地界。若以此言出发.毛体。可说发.毛实具四大四境就胜唯说地界。经将发.毛出地界体。地界不越发.毛故成具足说非从胜说
  论。岂不地界至其体亦有。有部难也。汝说地界不越发.毛成了义说。洟涕.等中岂无地界。宁不越彼。故知此经非为了义
  论。洟等皆亦至身中余物。经部释也。彼经云何内地界谓发等及身中余物洟等是余物等也
  论。设复同彼至今应显示。纵有部也。纵同象迹喻经发.毛外有此地大。如同彼说无明外有余无明。今应显示何者是也
  论。若引异类至此有何益。责有部也。经说无明兼引色等置无明中有何利益
  论。虽于诸位至为彼法支。经部述不取余五蕴意也。虽无明位有色等蕴。然行但由无明而生不由色等。不由有色等故有其行支。色等不可立无明支。随彼有无明因果故。行有唯由此无明故
  论。或有五蕴至即如所说。经部引例证也。如或有罗汉无烦恼故即无有行。随福行亦无。非福行亦无。不动行亦无。及结生识.爱.取.有等皆无。若不唯取此有彼有者。尔时亦具五蕴。何不名行乃至爱等
  论。所说四句至所立三际。破望满也。望满前四句中。未来法非缘已生此即违经。经说云何缘已生法。谓无明.行乃至生.老死。生.老死既在未来名缘已生。故望满说违其经意或可。不许二支未来。此即坏前所立三际应说有二
  论。有说缘起是无为法。破异计也。婆沙二十三云分别说部。宗轮论云大众部也。以经说缘起法性常住故谓无为
  论。以契经说法至理则不然。论主审定大众部意
  论云何如是意至及不可然。大众部反问论主也
  论。谓若意说至理即不然。论主答也
  论。所以者何。大众部征理不可然等所以也
  论。生起俱是至可应正理。论主答理不可然所以也。于中有数重破。此是第一重也。为与无为相不同故。不可无为与有为相
  论。又起必应至为彼缘起。此第二重破也。缘起无常。无为常法。如何常法为无常依
  论。又名缘起至无相应理。第三破也。能诠所诠相乖反故
  论。此中缘起是何句义。大众部问
  论。钵剌底至转变成缘。此释缘也。准正理云。经主此中释差别义。钵剌底是至义乃至如是所释越彼所宗乃至经主自立此句义已后自假立如是征难。如是句义理不应然。所以者何。依一作者有二作用准此等文。故知论主依经部宗释也西方字法有字界.字缘。略如此方字有形有声。如一形上声助不同目种种法。如水形上若以可助即目其河。若以每助即目海也。若以也助即目其池若以白助即目泉也。若以甚助即目其湛。若以主助即目其注。水之一形有种种义。由助字异。注.湛不同。河.海有异。水是湿义。由可助故目河也若以可为木助即目其柯。梵字亦尔。钵剌底是至义。翳底界是行义。由先翳底界行义助钵剌底至义转变成缘
  论。三是和合义至转变成起。此释起也。此是界一助二合界目起。即如此方木是其一由目助成相。以相助心以为想也
  论。由此有法至是缘起义。此合释也。此是论主依俗字法作如是释
  论。如是句义理不应然。论主假作声论师非前释也
  论。所以者何。征也
  论。依一作者至可有作用。出理不应然所以也就中有二。一长行。二颂结。此是长行。意云。于一法上明前后二用。于先用上可言其己。如有一人浴已方食。既法起先无有小行法在起先有。即正起时方有行法。如何释言由此有法至于缘已和合升起是缘起义。论主取经部义意假作声论师破也
  论。故说颂言至彼应先说故。第二颂。此进退破。至缘若起先行法非有不应理。法既非有如何至缘若俱便坏已者。若至缘时即是起时。则不应言由此有法至于缘已。言已者必应合在先说不合俱时此是叙声论师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