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阴持入经 卷上(11)

戒相为何等至命尽持戒令从是致无悔身不增罪相为无悔从是致喜令得喜处可意相为喜令致爱处喜足相为处 足满 令致有猗处 猗三十七品 从[卫-韦+正]为是为

  戒相为何等至命尽持戒令从是致无悔身不增罪相为无悔从是致喜令得喜处可意相为喜令致爱处喜足相为处 足满
  令致有猗处 猗三十七品
  从[卫-韦+正]为是为得猗相令致乐处已无[病-丙+(止/(止*止))]为乐相令从是致定处 致定处者谓在所得定处也。一说言。灭去恶意致善意着之处意随使不忘为定相 道力能制意。使之不忘也
  令致如有慧处不惑如有相随相是为寂然处若知非身是为寂然相 得非身念意即寂定
  令从是致相别离处不近会为相别离 意净即与秽离。德远不与恶会
  为从是致解脱已为非法[卫-韦+正]不受殃 若获不退转。及沟港道。不复于大山受宿殃也
  是为解脱相令致解脱慧见 慧见。见四谛慧也
  为有四道德地何等为四为四行者福彼若如有知智 谓世间人但知六入耳。道人所知者。知四意止
  是为见地为得道迹 道迹。谓须陀洹
  是为得道福彼如有如有知是为恶却离 如有知者。言如事[卫-韦+正]知三十七品。已知三十七品。其意清净。便恶六情所受。为却离三界
  是名为薄地为有往来福 往来者。谓斯陀含所住地。三毒薄少。义在安般
  彼以恶却为不用 恶恶是身。不用不用世荣
  是名为相离地彼已相离是为不复还福 不还阿那含也。终生天上不还人间。谓之不还也
  是名为欲竟地无所著亦[卫-韦+正]者福是何义 问义何趣
  为道弟子有八种道[卫-韦+正] 谓上四人。种道清净。皆得入道[卫-韦+正]
  是名为[卫-韦+正]者为是是福是故名为[卫-韦+正]者福何以故为[卫-韦+正]清净为名是为清净福是为道德有八种清净道[卫-韦+正]为是是福是故名为清净福彼为应得道迹云何已谛相应道 已得道迹。与四谛相应也
  弟子便断三缚结彼为三缚结为何等一为知身非身二为无疑三为不贸易[卫-韦+正]戒 持戒之士。以取三活。治无想定。救济三界。不以此戒贸易天上荣乐
  已断是三缚结道弟子便堕道迹不复堕恶道毕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间已更所在往来便断苦从苦得解 谓沟港七死七生。乃得应仪
  是名为见地为得道迹福 见地见道地
  彼何等为令意堕是身亦知是身 问。何[卫-韦+正]令心或有身。以为有乎。答曰。五阴令惑矣
  痴为以不闻为世间人不见觉者亦不从闻者受教戒闻者亦为未分别现正法为意念是色为身遍睹色为身是色亦为身色亦是我身痛想[卫-韦+正]识亦如上说已如是得观便受五乐 得观。谓愚者邪见。堕五阴为身。即悦五欲。以为乐也。了本曰。为在疑中。令疑正要如是。佛说为痴。斯其义矣
  令为受是身 愚者以五乐为荣。乐受身想。如是舍身受身轮转苦也
  为堕身 堕没也。意没在身矣
  令意念我为是 是是身也。云我所见实为真正。其谛尔也
  我为以是着相连不得自在牵相随如是有所忍 愚者自可以为已志之所尚者是也。缚着于俗。随之生死。忍受罪庶无所辱颜矣
  所可为意为可受已受见随[卫-韦+正] 所可者。愚心所可。寻而受之。心为[卫-韦+正]首
  是为邪见堕受是身 邪见者。见五阴身。以为吾我也
  彼为见是五邪令堕疑无有 谓无有三尊。并罪福报也
  何等为五若为所色为见是身比前 比前者。前已说五阴
  更想行识亦尔是为五邪见令堕无有后有余十五令堕常 不止非常想。而堕常想也
  如是见是身已断便六十二邪见已舍 谓已得道者。五阴断已。五阴断六十二邪见便灭也
  令不堕常非常已非常常为舍便道弟子无倒邪见但为度世 夫五阴灭者。诸念寂尽无常非常之想。大明度经曰。汝无念者。今睹明度。明度所谓度世者也
  直见为何等令不堕邪见身若道弟子为闻 闻三十七品[卫-韦+正]之得度也
  为直见见通经家 谓如阿难通佛十二部经为已受度世无为为已解度世法 解三十七品。为解脱世法
  不复见是色为身遍睹色为身是色亦为身色色亦是我身痛想行识已不见如是 如是如上所说。五阴之害得四意止者。五阴即灭。下三结便都解矣
  便解三结使 使疾迅起哉无数也
  何等为三一为不见是身二为不恚三为不疑已如是道弟子为无疑 垢尽明大。众疑解也
  在佛亦无疑 在佛者。佛巍巍至尊。其为无量净行。弟子亦无疑焉。故偈云。已无所复净。始不疑不转。斯义如之也
  为信为喜为佛如是如来无所著正觉慧行已足为乐 生死绝向泥洹门。谓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