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成唯识论述记 第十卷(11)

自下解第三句第二三门也 论。次言了境至为行相故 述曰。于中有二。初释颂。后会经。此初也。如前第七性相中解 论。由斯兼释至名为识故 述曰。释心

  自下解第三句第二三门也
  论。次言了境至为行相故
  述曰。于中有二。初释颂。后会经。此初也。如前第七性相中解
  论。由斯兼释至名为识故
  述曰。释心.意.识三种名中所名识别名也能了别境名为识故。谓了别行粗故。非心.意名识
  论。如契经说至了别诸法
  述曰。下会经也。此言可解。谓有问言。且如眼识。亦依余根。缘境通能了一切法。云何但说依眼了色。不言依六.及七.八识了声等耶。牒经问已
  为答此问故次论云
  论。彼经且说至见分所了
  述曰。彼经且说诸所依中不共所依。简余依也未转依位。简已转依缘一切法。但言缘色等见分所了。简自证分。其实五识亦了识等。若依余根.转依位.自证分等。义即不定。亦了声等。乃至广说今此且据少分位说。非究竟言有义此解非称论文。此中论云如经说等。但明六识之次。引彼六识之经。证成六识自性。非为前伏难有此论也即第三句了境为性相。体.相二门了者即通自性自性即自证分行相即是识之见分。缘相为境。自证为见之依缘见为境。是故总言了境为性相又解不须如是分别。此中但解了境者。是识自性。亦是行相。行相是用故
  论。余所依了如前已说
  述曰。余依者。即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如前第四卷解。若依境立名。如次前说余了者。若自证分。如第二卷解。若自在五识见分境。如次前说。故此总言余所依了如前已说。虽后明四智。今但指前。今应义准因果十八界为缘不同颂曰。因见各随应。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别。所依之颂如前已说准前文中。且依不共依。简因.无间.及染.同境.共依等故。未自在位非他所引。若由他力定.通所引。亦缘法故又此应说三界系.不系之识。异生.圣者三乘人等缘境分齐。如对法第二末。六十五等抄说
  次第三段。将解第四三性之门。初寄问起。后依问答
  论。此六转识何性摄耶
  述曰。此即问起。然前第八识。辨心.心所已。方说言是无覆无记。今者解识即辨其性。前显心.心所法其性必同。所以解心所已方始解性。今者识后明性。显此聚亦尔。但是影显二文令相互照。又彼诸法不定通三性。此定通故。使后学之惠起异论端故
  下答之中。初举颂。下别释
  论。谓善不善俱非性摄
  述曰。此举颂答。即显六识并通三性
  论。俱非者至故名俱非
  述曰。别释有三。初正解颂文。次诤申同异。后显果位是何性摄初中又二。初解三性。名字隐故先解。是何谓无记性。谓三性中无记性也。何名俱非。显彼自性非善.不善二种自性故名俱非。释无记名下自别出
  且何名为善
  论。能为此世至故不名善
  述曰。谓一一法要令此.他二世顺益方名为善。谓有漏善前世益。今世益后世益。俱得乐果人.天所仰。无漏有为.无为亦尔。此世.他世违越生死。有得有证。及由涅槃。获二世益。非生恶趣等。故并名为善人.天乐果唯顺益一世。非二世故不名为善。是无记果法故。体非是善。于后世中作衰损故不作此解便有问言若顺益名善。人.天乐果亦现益故应名为善。为答此问故说彼非
  论。能为此世至故非不善
  述曰。此中不善。翻善可知。恶趣苦果。今解彼文准前亦尔。但是无记苦果。令身苦故
  论。于善不善至故名无记
  述曰。此违顺益.损。其义易知。体非殊胜不可记别
  即是第一解三性名已。次显识俱。今依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种。诸论总收亦有此义。于理不违。故别建立。如前已说
  论。此六转识至是善性摄
  述曰。此中未必要十一法俱。如不定地唯十法俱故。此举一聚总有为言
  论。与无惭等至不善性摄
  述曰。义准不善返善亦尔。非必十法俱故。望聚为论。不善中十唯不善故。谓嗔.及忿等七。除谄.诳.憍取无惭愧。故成十也
  论。俱不相应无记性摄
  述曰。通前二故。如杂集论。善有十三门。不善有十二门。无记十四门。别应对相摄。又此二.三.四门三性。前本识中已略辨讫。若有为有种子者。种子随现行彼性中摄。然此二.三.四门。与对法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等不同。一一对别各据一义。四无记如大论第一。五识不能转心发业。但作随转发业。缘威仪等故名威仪。是威仪等心摄。四无记具三。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