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律疏部·论疏部 >

成唯识论述记 第十卷(14)

次第二颂。解第五相应。第六受俱门 论。六识与几心所相应 述曰。此问起也 论。颂曰至皆三受相应 述曰。上三句列六位心所总名。下一句正解受俱 论。

  次第二颂。解第五相应。第六受俱门
  论。六识与几心所相应
  述曰。此问起也
  论。颂曰至皆三受相应
  述曰。上三句列六位心所总名。下一句正解受俱
  论。曰此六转识至谓遍行等
  述曰。下文有二。初解心所等颂上三句。后解受俱。初中复二。初总解此心所等上三句意。后别解。此即总也。正解此字。指颂可知
  何名心所。心所何义
  论。恒依心起至故名心所
  述曰。自下别解有二。初解心所二字。后解遍行等义解心所中复三。初解心所之义。次解行相。后总结之。此即初也略以三义解心所总名一恒依心起。心若无心所不生。要心为依方得生故。若尔心望遍行应名心所二与心相应。彼五说与心相应故。心不与心相应故。又时.依.缘.事四义具故。说名相应。由此色等亦非心所。既尔心具五义。与五相应应名心所三系属于心。以心为主。所系属之心有自在非所以是义故系属于心。有此三义故名心所又初义显遍行。恒依心故。第二显余一切心所。非恒依心。心相应故。第三正解心所之义又解心王不名为所。不属心故。由此三义简别心.色等。不得名心所又解第一句显一切心所得名心所。第二句简一切色等不名心所。第三句显心所得名为所。以系属他。以非主故。心不名所又初句简无为。不依心起故。第二句简色.不相应。第三句正解心所得名所以
  论。如属我物立我所名
  述曰。举喻已显此亦如是
  何故相应。唯说遍行等属心。不说心属于受等耶。为答此问因解第二行相之门与心同异
  论。心于所缘至亦取别相
  述曰。上解心所义。下释心所等行相。于中有三。一总举。二引证。三结。心取境之总相。但总取而已。不别分别。如言缘青但总取青不更分别。心所于彼取总.别相故说亦言
  何以心王唯取总相。心所兼取总.别二相。且释名者
  论。助成心事至作模填彩
  述曰。助成心事名心所故。师谓博士。资谓弟子。如师作模画形况已弟子填彩彩于模填不离模故。如取总相。着彩色时令媚好出。如亦取别相。心.心所法取境亦尔
  何以知者
  论。故瑜伽说至所取别相
  述曰。上总举。下引证。彼第三说。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不言取别。以是主故。若取别相即心所故。作意了此所未了相。此者即识所取总相。作意取此总相。及亦取识所未了相。未了相者即是别相。即余心所所取之别相。皆识所未了。作意一法。独能取彼众多别相。如彼论第三云。即此所未了别能了别者。说名作意。所未了境相即是别相故。能了别者名为作意。能缘别相者即作意也。故知心所取总.别相。王唯取总。如一悬令唯知悬之总事。悬承禀命明府。虽为副贰取总相已。后取一切别相。自余悬尉亦取各别之相。此举作意例余可知。由作意能令心.心所取境功力胜故。有此总取多法别相也。故瑜伽以作意为初。此论以触为初。和合胜故。各据一义
  论。触能了此至摄受等相
  述曰。触能取三。谓可意.不可意.俱相违相。受中摄受等者。等损害.俱相违。此二取相近相顺也
  论。想能了此至名心所法
  述曰。言说因相者。谓如前第三卷八识中说。取境分齐相故。谓此是青。非非青等。便起言说。故想之相言说因也思了正因等者。谓正因.邪因.俱相违等。即是境上正邪等相。业之因也。此中一一如作意说亦取别相
  何以知心所亦取总相
  论。此表心所亦缘总相
  述曰。瑜伽说此言。表心所法亦缘总相故。谓彼论言。又识能了事之总相。即此所未了别所了境相能了别者说名作意。意说作意了此总相及识所未了别相。谓境别相。此境上别相作意亦能了。即是了此识所取总相。亦取所未了别别相故。彼论此言显取总故。此五遍行如大论说。然楞伽经中。亦言心缘总相等。显扬十八有颂说此五.及心王取总.别相
  论。余处复说至德失等相
  述曰。中边第一弥勒颂云。总了境名心。亦别名心所。世亲解云。心唯总了。心所亦别。非唯总故。是谓心王.心所异相。余文可解。大小乘同
  论。由此于境起善染等
  述曰。子段第三结之。由前十法取总.别故。于境起善十一.染三十二.不定四等
  论。诸心所法至兼取别相
  述曰。第三总结
  上类解颂此心所三字竟。自下第二别解遍行等义问既言心所名义乃同。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