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述记 第六卷 基撰 论第三卷 若解本识十门义中。上来合二段已解五门讫自下第三辨第六义心所相应门于中有五。一问起论端。二举颂正答。三释常字显五相应所在位次。四别释五所体性.作用。五释颂中相应之义或分为二。一问。二答答中有二。初举颂。后广释广释中有三。初释常字.五相应位。二别解五所。三解相应义 论。此识与几心所相应 述曰。此初问也 论。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 述曰。此举颂答。即第二句相应之言。亦通五受。下释家解 论。阿赖耶识至心所相应 述曰。此释本颂相应位次。即解常字。第三段也谓此本识三位名中。举初狭名释识宽体。故从无始来乃至未转。即除成佛余一切位。此说自体三位通二。恒与此五心所相应 论。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述曰。以此五种体是遍行心所摄故决定相应。虽复不增亦不可减定俱生灭。名遍行故此在因位故亦不与余法相应。此下论中自当解释。虽复藏识二乘能断。断已亦但五数相应。故至转位诸心所俱 论。触谓三和至所依为业 述曰。自下第四别解五所。于中有二。初别解五体性.作业。次总释此得与识俱别解各有二。初总。次别总中体.业二种不同。显扬论等文并同此。即出体显业 论。谓根境识至故名三和 述曰。次下别解有二。初广前。故破他正三和体谓根.境.识。体异名三。不相乖返更相交涉名为随顺。如识不生根.境或起名为乖返。又如耳根.眼识.香境三法乖返不名三和。若相顺者。三必俱生。既不相违故名随顺。根可为依。境可为取。识二所生。可依于根而取于境。如此交涉名三和体 下解于触由二义故亦名三和 论。触依彼生至故说为彼 述曰。即由二义触名三和一依彼生彼即根等。是触之因。依三和故亦名三和。故圣教言三和生触。对法亦云依三和合二令彼合彼亦根等。即触之果。谓触能令根等三法合为依.取.所生了别。此三和合由触故然。故说触能和合三法。由此二义触名三和。非一触体可名三故。从触之因.及所和果。说触为彼三和合也问境在未来根住过去。识居现在。触如何和答令相随顺为依.为取.为二所生。即名三和岂是合三令住一处方名三和或依增上根说三和。非等无间触名三和。于理无失。根.境.识三常现在世。无一根境住于他世。去.来二世非实有故问境在未来。触在现在。如何说触是彼果耶答谁言所生即是彼果。未来诸法为现取时。但能为境顺生心等。故现识.触名境所生。非要所生即是彼果又彼境界体唯现在。似于去.来触虽所生。亦名为果 上来解总触谓三和自下释前分别变异 论。三和合位至说名变异 述曰。初解变异。后释分别谓根.境.识三和合位。除未合时故言和位。此三之上。皆有顺生一切心所功能作用名为变异。谓此三法居种子时。及未合前。皆无顺生心所作用。于三合位功能乃生。既与前。珠说名变异。变异即是三体上用 正解变异体即三法。次解分别 论。触似彼起故名分别 述曰。分别之用是触功能。谓触之上。有似前三顺生心所变异用功能说名分别分别即是领似异名。如子似父名分别父此意总显根等三法。有能顺起心所功能名为变异。此触亦有顺生心所功能作用领似彼三。是故名为分别变异问三和之上有功能顺生于触名变异。触既似彼有功能。亦自顺生名分别设尔何失若自顺生名分别。应说触触以为缘。如顺生受有功能。说触用名分别故。若自不顺名为分别。何故似生受等。非似生于触耶答触不似彼生触功能。不自生故。如受等法不能生余。即无领似。例触应尔。又分限故。谓根.及境能生于识。亦能生余。二种功能。识但生余无自生用。例触应尔。触不似彼生识.及触二种功能。无势分故。若约见.自证分相生。亦有似义。又如受领触不领作意等问若似三功能。名分别变异。何故集论第一等。云于根变异分别为体。为答此问故次说云 论。根变异力至根之变异 述曰。下会相违。谓三和位引触起时。根变异力胜余二种。故集论等。但说分别根之变异。不说分别识.境变异今言等者。等取杂集复言根之第六转者。显变异是根体之用。对法论中以根用胜但分别根。仍不分别根功能尽。唯能领似顺生三受所有功能。以受是触近所生故。辨中边论第一卷云。触能分别根.境.识三顺三受故分别生三受同对法文。分别根.境.识稍宽对法。皆有顺生三受相故。此中通取似一切能。最为尽理又彼论中言分别者。是分别义。根等有能生三受分位。触能分别令三位珠。分三位别故名分别。今此解好问何故三和唯根独胜答一由主故。有珠胜能名之为主。二由近故。能近生心.及心所也。三由遍故。不唯生心所。亦能生心故。四由续故。常相续有。境.识不尔。故境体虽能生心.心所。以非主故。又非近故。偏阙二义不名为胜。心虽是主近生心所。不能生心。不自生故非遍也。阙遍一义故非胜。境.识皆不续。识有境生故俱阙续义。非得胜名。唯根独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