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著作 >

宣化上人讲佛遗教经(22)

他知道他的命运就是如此,所以一点也不向外去攀缘。 那麽其他方向的知足又怎麽样呢?无论什麽事情,你能退一步想,都会知足啦!退一步想,不要生
  他知道他的命运就是如此,所以一点也不向外去攀缘。
  那麽其他方向的知足又怎麽样呢?无论什麽事情,你能退一步想,都会知足啦!退一步想,不要生一种贪而无餍的心。所以你若是知足,就有功德;你不知足,就会造出种种的过错来。学佛的人,也要学知足的这种法门。譬如我们吃的虽然不好,但是都能吃饱了。你应该想一想,越南那些逃出来的难民啊!在水上、在船上,朝不保夕,早晨不知道到了晚间会死了没有,不要说吃饱饭,连生命都没有保险。生命都没有保险,那岂不是太苦?我们若是这样想一想,即使我们吃的不很好,但是都没有那些危险啊!你这麽样一想,就知足了。所以你和那些难民一比,就知足了。难民还是最危险的,再比一比那些穷困的国家,也是很多人没有饭吃,甚至於饿死很多人。而我们现在还没有饿死,这就应该知足。又如世界上有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而我们现在还有衣服穿,这就知足了,知足就会常乐。还有,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没有房子住,而我们现在还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衣服穿,这也应该知足了。如果再找一点工作,那更饿不死,所以这都是知足。你一切一切若是知足,就会常乐;你若不知足呢?就会常苦。因此你能知足,就不会有贪心;不会有贪心,就是功德。所以你立功立德,到什麽地方去立呢?只要你知足,没有贪心,这就是功德了。
  “汝等比丘”:所有的大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等。“若欲脱诸苦恼”:你们各位,假如想要离开种种苦恼,离苦得乐的话,就应该“当观知足”:应该常常观察,研究这个知足的方法,不要不知足。你若想知足,就要没有贪心。“知足之法”:什麽叫知足的法呢?“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常乐,所以有如富人,他不贪,没有忧愁,这就是安稳之处。安稳之处就是知足。不要有贪而无餍的心,要时时刻刻都能回光返照。能少欲知足;前边那个“少欲”,就是没有那麽多的贪心,现在要知足了。知足就不要尽向外驰求。“知足之人”:知足的人,“虽卧地上”:虽然他没有房子住,也没有床睡觉,他只能躺在地上睡觉,也就是在街边上睡觉。虽卧地上,虽然他是睡在地上,“犹为安乐”:他也觉得安乐,也觉得是很好的。“不知足者”:不知足的人啊!“虽处天堂”:虽然他在天堂上住著。天堂就是譬如富有之家,有高广大床,一切都非常舒服。但睡弹簧床,还觉得不圆满,又想尽方法怎麽样能睡得舒服。“亦不称意”:就是睡得再好的地方,也觉得不满意。称意就是满意。为什麽不满意呢?就是不知足嘛!不知足,对什麽环境也都觉得不满现实,不称意。“不知足者”:不知足的这个人啊!“虽富而贫”:虽然他再富有,但是也如一个贫人。因为他总有一种贪心,贪而无餍,这就是贫嘛!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知足的人虽然他是贫,但是他也比富有的人还快乐。知足者贫亦乐,虽然贫穷,他也乐。不知足者呢?富亦忧。即使富贵,他也忧愁。所以修行的人都叫贫道!贫道!贫僧!贫僧!没有说我是富道!富道!富僧!富僧的。“穷释子,口称贫”,出家人说自己是贫僧,这是口称贫,“虽是身贫道不贫”,可是他身虽然是贫,但他有道,这有道也就是知足的道。“贫则身常披缕褐”身上穿的衣服是坏色衣,人家都不愿意穿的这种衣服,他穿。“富则身藏无价珍”,可是他有道,则身藏无价珍,有道也就是身上有无价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这就知足了。因此他虽然贫,也就是富贵。“不知足者”:不知足的人啊!“常为五欲所牵”:常常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所牵制,为色、声、香、味、触这五欲所牵绊。“为知足者之所怜愍”:知足的人常常怜愍这一类的人。“是名知足”:因为他能怜愍其他人的痛苦,所以他自己本人就常常知足了。
  我们要“常随佛学”:常随佛学就是念佛也精进,拜佛也精进,诵经也精进,礼忏也精进。这所谓的精进,就是要很虔诚的随喜一切的佛事,不要懈怠。在佛诞的日子,或是菩萨诞的日子,或者是定期,譬如今天是十五,大家聚会在一起来拜忏修行。对这一点,各位就要多辛苦一点。早一点到佛堂来,随喜拜忏,随喜念佛,随喜用功修行。不是说等到人家都拜完了忏,才到这儿来,这样子就表示不出来自己的虔诚。好像有一个人他要做生日,人人都应早一点去参加恭贺的典礼。你若是等到人家都贺完了才去,那就不好意思了。所以学佛的人在每逢佛菩萨的圣诞,必须要早一点来参加拜佛的仪式,这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