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自性非性涅盘」︰性谓诸法,性自性谓诸法自性;有诸外道误计诸法虽有自性,而自性非性,终归坏灭;以一切法自性非性,终归坏灭,以为涅盘。此乃断见论者之涅盘见,谓彼断见论者,遍观察一切法,觅其不坏之自性真如而不可得,乃以一切法自性非性为涅盘,主张一切法灭坏已,名为涅盘。
如是邪见,遍存于今时佛门中,非唯外道有。如印顺法师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以一切法缘灭为涅盘,而不承认涅盘之本际有第八识如来藏恒不生灭,以五阴灭已一切法空为涅盘,即是「性自性非性涅盘」,成外道见。
涅盘绝非一切法空,一切法空者即是断灭见故。是故佛于四阿含中,不许比丘说︰「如来涅盘后无,如来涅盘后有。」(详见《杂阿含第106经》)。亦不许比丘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详见《杂阿含第104经》)。此谓无余涅盘乃是「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空」,然是依于如来藏而有「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空」,不得外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言蕴处界一切法空,否则涅盘即成断灭,即成蕴处界无因有缘乱起乱灭,故不应如印顺法师以「一切法自性无性」为涅盘也。
复次,涅盘者乃依有情之根本心而说,不应函盖有情身心外之一切法非性而说涅盘;有情身心外之一切法自性,与无余涅盘无关故。
「种种相性非性涅盘」︰此谓因误会故,计欲界定、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定中之境相非有真实不坏之法性,终归于灭,以此灭相为涅盘;复执诸定中之觉知心不坏,以此为涅盘。
欲界定有入有出,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定亦复有入有出。此诸定境,种种相异;虽同是定,而重重入细,定相各别。然皆有入有出,有为变异,何以故?谓此诸定境悉依觉知心意识而有故,意识复依色阴五根而有故,色阴五根及意识复依意根与阿赖耶识而有故;色阴五根及意识既依他而起,起已念念变异,皆是有为法;是故种种定相之性亦悉是有为变异之法,无有常恒不变不坏之真实自性。外道见此种种定相自性非有实性,而观意识觉知心自由出入种种定境,自由安住种种定相,乃谓诸定种种相性非性,而觉知心不灭,如是以为涅盘。《楞严经》所说外道五现涅盘,摄在此中。
「自相自性非性觉涅盘」︰此谓有一种外道,观察初禅乃至四禅之定相,皆悉变异无常;复观此诸定境中之觉知心自性,亦是变异无常;如是双观,名为观察「自相自性非性」;一类外道作如是觉,以灭却定相及定中觉知心为涅盘,而不舍色蕴。如是觉者,于四禅定境中,灭却觉知心自我,作涅盘想,则入无想定中,无有觉知心,无有六尘;虽然寂静,而非涅盘,身见未断故。由未断身见故,后时复起一念,觉知心复起,五阴俨然,仍在轮回,不入涅盘,是名「自相自性非性觉涅盘」。
「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盘」︰此有二者,一者谓诸阴坏灭为涅盘,二者谓觉知心不动为涅盘。前者如诸初学佛者,以为修行者死灭名为涅盘,死灭后之五阴相续流注已断故;然此实非涅盘,仍将转至来世五阴继续流注故。后者谓有诸多佛门外道及附佛法外道,以为觉知心不动即是相续流注断;然实相反,觉知心现行不断,则意识种子流注相续,不可谓之为断。彼诸愚人误计为︰妄念不起即是相续流注断;然五阴之自相或共相,一旦现行,必定流注相续。譬如意识觉知心现行时,意识种子流注不断;意识种子流注断时,意识随灭,即无觉知者。眠熟位之意识虽断,然色阴种子之流注相续仍然不断,唯至舍寿时方断;然舍寿后必定重新入胎,不入涅盘;入胎已,又复相续流注。五阴之自相相续流注如是,共相(一切欲色界有情)之五阴相续流注、及无色界 有情之四阴相续流注亦复如是。由是说此二种外道涅盘为虚妄想。如是四种涅盘,皆非佛所说之正法。
「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盘」︰佛说四种外道涅盘已,随说佛法中之涅盘真义:妄想识灭已,不复出生来世妄想识,是名佛法中之真实涅盘。
妄想识谓意识也。八识心王,唯有意识能生种种妄想;由意识有见分、自证分及证自证分故,而有现量比量非量;前五识唯有见分,末那无证自证分(依一般有情而言),故无比量与非量。由于意识具足现量比量非量故,是故唯有意识是妄想识;比量及非量往往令意识起虚妄想故。如是,佛说意识灭已,名为涅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