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阿弥陀经(100)

菩萨众列为第二者:为一、相不定故。二、不常随从故。三、表中道义故。一、相不定者,菩萨是随类现身,有时现出家相,有时现在家相。不像声闻众固
  菩萨众列为第二者:为“一、相不定故。二、不常随从故。三、表中道义故。”一、相不定者,菩萨是随类现身,有时现出家相,有时现在家相。不像声闻众固定是出家相,所以把菩萨众列为第二众。二、不常随从者,声闻是常随众,而菩萨游化十方,不常随佛,所以不列为第一众。三、表中道义者,声闻著空,凡夫著有。菩萨则内修观道,不住有。外度众生,不沉空。不住二边,是故表中道之义。因有以上三种理由,故将菩萨众列为第二。
  天人众列为第三者:为“一、世间相故。二、凡圣品杂故。三、外护职故。”一、世间相者,天人众都是在家的弟子,是世间相,不是出家相,所以列到最後。二、凡圣品杂者,天人众包含有凡夫,也有圣人;他的品类很复杂,所以列到最後。三、外护职者,天人从佛闻法时,都是做外护的职务,所以把他列到最後。因有以上三种理由,故将天人众列为第三,讲到这里把通序讲完了。
  乙二、别序
  别序者,别於一切经,这一段经文是单叙阿弥陀经的意义。莲池大师的疏钞里只有通序,没有别序。这是蕅益大师特殊手眼把此段经文列为别序,具有深益。别序亦名发起序,有此一段经文以发起正宗分。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在没有讲解经文之前,首先要知道,这部阿弥陀经在“十二部经”中,属於“无问自说部”,十二部经亦名十二分教。孤山大师颂曰:
  “长行(非偈颂之经文皆名长行)、重颂(重颂长行经文之义者)、并授记(佛为诸大弟子授成佛之记者)。
  孤起(孤起之偈颂,非颂长行文者)、无问而自说(无人请问,佛自说者)。
  因缘(经中所说见佛闻法之因缘者)、譬喻(经中所说种种譬喻者)、及本事(佛说诸弟子过去世之因缘者)。
  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者)、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者)、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之事者)。
  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之经文者)、共成十二名。
  广如大论三十三(详见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
  现在讲解经文:“尔时”,就是佛要开始讲阿弥陀经的这个时候。“佛告长老舍利弗”,佛告诉长老舍利弗,以他作为当机者。我们要注意,就是本经不是舍利弗出来请问的,而是释迦世尊称其名,然後对他说的。全部阿弥陀经里的“舍利弗...”,都是释迦佛叫的,凡讲一段,就叫一声舍利弗,佛怎麽说,舍利弗就怎麽听;自始至终舍利弗没有请问过一句。这是跟其他经不同的地方,其他经皆由当机者出来请问的,而这部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的。为什麽不叫其他的声闻众,只叫舍利弗呢?因为舍利弗在声闻众中智慧第一,若智慧不够,听净土法门是不容易相信的,所以凡不相信净土法门的人,都是智慧不够者。菩萨众中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和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他们都相信净土法门,我们又怎麽不相信呢?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注意这个“是”字。“是”指著娑婆世界。从娑婆世界往西方走,一直经过十万亿个佛土而後到达的地方就是极乐世界。一个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做单位。“过”就是超过,要超过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个地方“有世界名曰极乐”。十万亿个佛土以外,就是十万亿零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那个世界的名字就叫做“极乐世界”。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极乐国土里有尊佛,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的翻译在下面的经文里,释迦世尊自己会解释,现在暂且不讲。“今现在说法”,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阿弥陀佛是现在佛,现今还在极乐世界里讲经说法。讲到这里,把别序讲完了。
蕅益大师对阿弥陀经研究得最透彻,阿弥陀经有三个要点,就是信、愿、行。此三要点为阿弥陀经的三大纲要,信、愿、行三法亦称为“净土三资粮”。正宗分所分的三大科,就是依著信、愿、行而分的。前面所讲的别序,也是叙述信、愿、行的。本经後面的流通分,还是讲信、愿、行的。在这一段别序里,蕅益大师是怎麽解释的呢?要注意此段经文中的“二有”、“现在”皆是劝信序。“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第一个“有”,“其土有佛”,这是第二个“有”,极乐世界是依报,“有”一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正报,“有”一个阿弥陀佛。释迦佛说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不出两种,一是“有”门,一是“空”门。佛是应机说法的,众生根机应该从有门入手,佛就跟他说有门的经;应该从空门入手,佛就跟他说空门的经。比方般若经等是属於“空”门的经,如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都是要我们把相空掉的。心经也是属於空门的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都是从空门入手,可以得到利益的。阿弥陀经是“有”门的经,绝不讲空。般若经讲三空,即我空、法空、空亦空。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讲两个有,依报有,正报也有。“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在我们娑婆世界里,释迦佛已经过去了,弥勒佛尚未来!要怎麽样才能亲近到佛呢?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还没有过去,我们为什麽不发信心呢?所以这一段序文是劝信的意思。“有世界名曰极乐”,是劝愿的序文,我们为什麽要生到那个世界去呢?因为那是个极乐世界。“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你为什麽要在娑婆世界受苦,而不生到极乐世界去呢?这是劝我们发愿的。“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是劝我们要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个不可思议的行门,所以也叫“持名妙行”。你应如何修行净土法门呢?就是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所以信、愿、行三资粮在别序里都有了,这是蕅益大师以他的大智慧所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