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阿弥陀经(92)

以上略讲天台宗之五重玄义,以下开始讲解本经之题目及译经之人。 佛说阿弥陀经 先讲佛字;佛即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按我国历史在周
  以上略讲天台宗之五重玄义,以下开始讲解本经之题目及译经之人。
  佛说阿弥陀经
  先讲“佛”字;“佛”即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按我国历史在周昭王甲寅年四月初八日,降生於天竺(印度)之迦维罗卫国;父名净饭国王,母名摩耶夫人,佛名为悉达多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示现涅盘。
  第二个“说”字;“说者悦也,悦所怀也”。佛以普度众生为怀,现在说出阿弥陀经,三根普被,万修万人去,得随其普度众生的心怀,故欢悦而说。“阿弥陀”乃极乐世界的教主;久远劫以前为大国王,是时有佛,号世自在王如来,闻佛说法,发心出家,名法藏比丘。发四十八个大愿,广修无量功德,因圆果满,在西方造成一个极乐世界,接引念佛的众生,往生彼国。“经”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简称为“经”。又经者“径”也。径是一种快路,也就是捷径。走的路不需要绕大弯子,很快就到达目的地,这叫径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了生死成佛道,这是修行法门中一个最快的径路,故“经”字亦可解释径路之“径”也。
  经题六个字,有能、有所、有通、有别。第一个“佛”字乃“能说”此经的释迦佛,“阿弥陀”乃“所说”的阿弥陀佛;这是能所一对。“佛说阿弥陀”五个字,乃本经的“别”题,别於一切经故。“经”之一字,乃是“通”题,通於一切经故;这是通别一对。讲解经题已竟,再讲译经之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是说明译经的时代。我国当时一连有两个秦国,历史家分为前秦、後秦;尤恐不显明,再加上国王之姓以分别。前秦的国王姓苻,称为苻秦。後秦的国王姓姚,称为姚秦。“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古时候法师,分的很清楚;通经者称为经师,通律者称为律师,通论者称为论师。经、律、论悉皆通达,方可称“三藏法师”。梵语“鸠摩罗什”,华言童寿。因他七岁时就大彻大悟,讲经弘法,不异於高寿的老法师!以童子之年,而有高寿之德,故称其德号为童寿。“译”是翻译,这部阿弥陀经是在姚秦时代,由贯通三藏的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
  以上讲解经题及译经人已竟,以下开始讲解经文。在未讲经文之前,先说说“分科”的重要性。分科就是一部经的纲要,经文分不开,则这一部经的纲要就摄持不住,所以要分科。凡是佛说的经,无论长的经文,短的经文,都分三大科。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华严经最长,有六十万字,也是分这三大分。法华经六万字,一样分这三大分。阿弥陀经只有一千八百多个字,还是分这三大分。最初发现每部佛经皆应分为三分的是晋朝道安法师,当时有人批评他,说是“割裂佛经,罪过无边”。到了唐朝玄奘法师翻译出来的“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之後,方知印度早有佛经应分三分之说,大家就认为道安法师有先见之明。因此反毁谤而转为赞叹!称之为“弥天高判”。现在开始分科: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甲一序分分二 乙一、通序 乙二、别序乙一通序分二 丙一、标法会时处 丙二、引大众同闻
  丙一、标法会时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这是通序的第一科,标法会时处,通序亦名证信序。通序者,通於一切经,一切佛经开始都有这段经文。证信序者,有这段经文证成可信是佛说的经。这段经文亦名六种成就,“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之一字,是主成就。“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下文“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
  六种成就之由来,是释迦佛四种遗嘱之一。佛将涅盘时,阿难尊者有四种请示。第一问、佛住世时,依佛为住;佛灭度後,依何而住?佛言:依四念处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谓之四念处。第二问、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後以何为师?佛言:以戒为师。第三问、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言:如是我闻等。第四问、恶性比丘扰乱时,佛住世时,佛自调伏;佛灭度後以何调伏?佛言:默摈之。因此,佛经开始皆有“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的一段经文。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因缘不具足,法生不起来。佛讲经说法的法会,就是因缘所生的,要有这六种因缘具足,法会才能成就,缺一则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