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不退。一般人今生修行精进,来生又懒惰了,修行无长远心。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再懒惰,总是向前勇猛精进。
3、念不退。好像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往前修行,生出精进的念,精进了一个时期,觉得很辛苦,不如休息来得自在,就不再精进,而生出懒惰的念头。行虽不退,但念已退了。在这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退堕的心比精进之心多,念不得不退。你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儿昼夜六时都在说法,就不会有退菩提心之念头。
4、究竟不退。生在极乐世界,得到莲华化生,任何时候也不会再退;不退堕到凡夫或二乘之果位。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四不退。故第四重玄义即是以往生不退为其力用。
第五重玄义是判教。判就是评判。阿弥陀经是属於那一藏呢?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经者常也,恒常不变,这部经在佛法都灭的时候,它在世上多住一百年,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是与其他经不同之处。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而言,此经属菩萨乘,所度的都是具大乘根性的菩萨。
知道经有五重玄义和七种立题,我们对这部经,该有点认识了。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是个时候。姚秦、苻秦、嬴秦不同。嬴秦是秦始皇时代,苻秦是苻坚时,姚秦是姚兴时。在苻秦时,钦天监对符坚说:“现在应有位智慧人到中国来帮助政治。”符坚说:“以大智者,大概就是鸠摩罗什。”当时,印度的一般人皆非常崇拜他,因为他有智慧。他怎麽有智慧呢?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鸠摩罗炎,是个丞相的儿子。本来他应继承丞相位,但他不愿继承,而到各处去访道。那时修行不一定是出家或在家。当他来到龟兹国,这国国王的妹妹看上他,她告诉她哥哥,於是国王就把妹妹嫁给鸠摩罗炎。婚後生了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在母胎中就像舍利弗一样,帮助其母辩胜一切的人。当时有一位阿罗汉就说:“此女所怀胎儿,一定是大智慧之人。”他七岁时,有一次随他母亲去寺里拜佛,罗什虽仅七岁,却能不加思索的将佛前的鼎顶在头上,继而想:“我这麽一个小孩子,怎麽拿得动这麽重的东西?”这一想就拿不动了,鼎跌落地上。由此之後,他就开悟了;悟得:“一切唯心造”。随後他就跟母亲出家了。他母亲出家颇费周章。本来他父亲,以前是修道的,但因对太太有深重的爱心,就不想修行了。现在太太想修道,他就阻止她,罗什的母亲就绝食,不吃不喝,如是到了第六天,眼看著她生命有危险了,於是答应她出家,叫她吃饭。她说:“一定要请法师来为我落发,我才吃饭。”她出家没多久,就证果了。鸠摩罗什也跟著他母亲出家,一天能诵许多经及偈颂,且过目不忘。因为如此,当时有很多外道和大论师来和他辩论。他把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都辩服了,故在印度,罗什法师的名气很大,人人都佩服他。连苻坚都知道,当时便派大将吕光,带几万人去攻打龟兹国,欲夺罗什法师。罗什法师就对龟兹国王说:“中国兴兵,你不要和他打,他有什麽要求,你都答应他。”殊不知国王未听其言,而与吕光开战,一战,战败了,国王也被吕光所杀,罗什法师亦被抢了。在回国路上,经过一个地方,晚间即在该处住宿,那是一个山谷下的低洼处。罗什法师因为有他心通,知道晚上有大水,他就对吕光说:“不要在这儿住,这儿有危险。”吕光根本对罗什法师不相信,心想:“他懂什麽?”仍在那地方驻紮军营。当晚山洪暴发,山中流水冲下山,加上又下大雨,把五万人马淹死大半。如此之後,吕光知道罗什法师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
一队人马又继续往前走,可是苻秦的国内发生政变,苻坚被推翻,姚苌作了皇帝。吕光这时不回去,在半路独立了。姚苌做了几年皇帝又死了,姚兴做了皇帝,便派人将罗什法师请到中国来翻译经典。当时有八百多位比丘聚会翻译。
罗什法师在圆寂前,对大家说:“我这一生译了许多经典,也不知对不对?若译得对,则我圆寂後用火烧,舌头就烧不坏。若不对,就会烧坏了。”说完後就圆寂了。圆寂後火烧,果然舌头没烧坏,由此证明鸠摩罗什法师所译之经典是正确的。另一证明:唐朝道宣律师问天人陆玄刹:“为什麽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人人都欢喜读?”曰:“罗什师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所以他所翻译的经典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