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阿弥陀经(37)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这些大阿罗汉,都是德高望重,人人都知(指闻其名,但未见其面)且识(已见其面,并认识其人)。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这些大阿罗汉,都是德高望重,人人都知(指闻其名,但未见其面)且识(已见其面,并认识其人)。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长老,乃对年长者之尊称。长老有三种:(1)年耆长老:耆是老年人,年耆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2)法性长老:即明白佛法。“性”是自性。因为明白佛法而通达自性,故不论其年龄是长或少,有智慧无量、辩才无碍者,纵使年纪轻,一样可以讲解佛法。如舍利弗在八岁时,即把印度所有的论师给战胜了。他在七天内,即能通达佛法,故言长老。
  (3)福德长老:有很多福报,人人欢喜供养他。因为他接受人的供养,亦能令人种福,也因其有德行故。
  舍利弗尊者未出生时,他的母亲和其弟弟(摩诃拘絺罗)辩论,可是每一次都是她辩输。自她怀孕後,奇蹟立刻出现,当她再与弟弟辩论时,弟弟反而输了。所以聪明的摩诃拘絺罗立刻知道他姊姊胎里的小孩,一定是很有智慧。
  舍利弗及目犍莲均是长老。
  舍利弗是梵语,其父名“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弗”为子意,故有些经文译为“舍利弗”或“优婆提舍”。把父母的名字合起来,做为其名字,故称“舍利弗”。“舍利弗”有好几种翻译。有的译为“身子”,或“鶖子”,或“珠子”。何谓“身子”?因为他母亲的身体非常得美丽(其相貌亦端严),故言“身子”,意即那个身体很好的女人的儿子。“鶖子”,鶖鹭是一种鸟,此鸟的眼睛美丽异常,舍利弗母亲的眼睛亦如鶖鹭一般的美丽,故称舍利弗为“鶖子”。又称“珠子”,珠子亦是指其母亲的眼睛如宝珠一般的美,而生出舍利弗的眼珠亦很美丽,故称“珠子”。
  舍利弗在声闻里是智慧第一,其智慧无人可比。当他仍在母腹中时,即帮母亲辩论,辩无不胜。与谁辩呢?即与其舅父。本来他母亲未怀舍利弗时,常与她弟弟辩,屡辩屡败,每辩必败。但自她怀孕後,再与她弟弟辩就不同了,後者所讲的道理,总没她讲得圆满。其弟弟(即舍利弗的舅舅)亦很聪明,知道非其姐辩胜他,乃是她肚里的孩子帮著她来与他辩论的。於是他便发心去南印度学论议,一学学了许多年。那时也没电灯,但他白天、晚上都勤学论学:四韦陀典、四种论学,甚至不肯空过一分乃至一秒钟。学了几年後,衣服破了也不补,脸也不洗,手指甲也不剪,故指甲很长,因此一般人称他为“长爪梵志”。当他把所有的论学学完了,便回来预备与其外甥辩。因为他是个大论师,心想:“将来若不能胜其外甥,是很没面子的事。”不料学成归来,却发现舍利弗已跟佛出家了。他很不悦,认为是胡闹,他说:“佛有什麽道德?只不过是一个沙门,我要去把我的外甥要回来。”他便去和佛交涉,拟要回其外甥。佛说:“你凭什麽理由把他要回去?你立一个宗来。”他答:“我以不受为宗。”佛言:“好,你以不受为宗,那你还受不受你的见呢?你立宗这个见还受不受呢?”他本来是什麽都不受的,现在佛问他受不受这个见?他自忖:“若说受,则“以不受为宗”,此宗便会倒了,立不住,因为有了受。若说不受,连个见都不受,但立那个宗就是“见”,怎可说是不受那个见呢?故答受与不受均立不住。”於是自认败了。但在未辩之前,他与佛立了条约,他说:“若我胜了,则我带舍利弗回去,不跟你出家。若我输了,我把头割下送你。”他以头为赌注,这回败了,他拔腿便跑,跑了三、五哩後,继而想之:“这也不对,既已讲好,输了要给头的,现在跑了,岂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呢?”便转回去,向释迦牟尼佛要刀,佛说:“你要刀做什麽?”他说:“我输了,要把头割下给你。”佛说:“我法无此法。你既输了,就不要走,也在这儿出家好了。”他问:“佛您肯收我吗?”佛首肯,於是不但外甥没找回,连带他也跟著出家作比丘了。出家後,随即得法眼净,证果了。
  舍利弗在母腹内即有如此大的智慧,帮著母亲与舅舅辩论。又舍利弗在七日内,即通达诸法实相,在八岁时即论胜一切的论师,故为大智舍利弗。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说弥陀经,当机众即是以舍利弗为首,因为有舍利弗如此的智慧,才可接受净土法门深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