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阿弥陀经(113)

讲到此已将丙二、特劝净土殊胜一科讲完,也就是将正宗分第二大科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讲完了。下面接讲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讲到此已将“丙二、特劝净土殊胜”一科讲完,也就是将正宗分第二大科“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讲完了。下面接讲“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二
  丙一、正示无上因果 丙二、重劝
  正宗分第三大科是“正示行者持名号以立行”。“行者”就是修行人,你发了愿就要修行,不修行所发的愿是空愿。应如何修呢?执持名号以立行,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净土法门修行的行门。
  乙三、再分两科,丙一、正示无上因果,由前面揭示的无上因缘,而发愿念佛求生极乐是为无上之因。依此无上之因,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证得一心不乱,往生极乐国土,是为无上之果。丙二、重劝。先讲第一小科。
  丙一、正示无上因果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修行要有多善根、多福德,少了就生不了西方。多善根就是因,多福德就是缘。古人对於“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另一种解释,多善根就是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福德就是多修六度万行。我们现在不采取第一种的解释,而采取第二种的解释。
  不采取第一种的解释,是因为我们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善根越来越浅薄,业障越来越深重。若以为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多善根多福德,假藉这种解释,反而懈怠放逸,一点好事也不做,也就是不肯去修六度万行,结果善根也没有增加,福德也没有成就,只是打自己的闲岔罢了!又因为不合时代的要求,现时代的人只注意现实,他们对於佛教徒,尤其僧众的要求,须要多做福利事业。我们若是专门念佛,不做慈善,他们批评“出家人对於社会,毫无利益”!过去所遭遇的争夺庙产,毁寺逐僧的灾难,都是由这种恶批评引起的。
  我们采取第二种的说法,多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多福德就是要修六度万行,多去度众生。行六度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亦就是多福德。多念佛是多善根的因,多度众生是多福德之缘。善根多了,福德多了,因缘殊胜,就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因此,多善根、多福德就是生到极乐世界的无上之因。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曰、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善男子、善女人,就是闻说净土法门,发了信心,发了大愿,求生西方的这些有善根的男子及有善根的女人,就称为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就是听说了阿弥陀佛,便要执持名号,发心修行。若不修行,闻了等於没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念佛念了一天乃至七天,得到一心不乱,决定往生西方。阿弥陀经的经文很短,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很多地方都简略掉,像下面经文的十方佛,就只说六方佛,而这“若一日至若七日”此段经文不省略,一直说到若七日,这里有很重要的意义。蕅益大师把念佛的众生,分为上中下三根。上根的众生,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乱。下根的众生,若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乱。从若二日到若六日中间的这五天,都属於中根的众生。总而言之,是以达到一心不乱为目的。有的人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乱。有的需要念两天,就是若二日。有的需要念三天,就是若三日。有的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乱。这是因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日期时间也不一定。这个“若”字没有省略掉,一直说得很清楚,而重要性就在此。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执持”是个方法,应当如何执持呢?有“事持”和“理持”。先讲“事持”,事就是事相,虽对“即心即佛”的道理不明白,但在事相上他是相信,而且发了愿的,这叫“事持”。亦是相信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有个阿弥陀佛,但还未了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他相信不疑,决定发愿往生西方。一心念佛,“如子忆母,无时暂忘”,像儿子忆念母亲的那样念,没有一刻时间暂时忘记的。这个母亲就等於阿弥陀佛,母亲是没有一刻不念儿子的,现在儿子也是如此,无时暂忘母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这样才能以得到一心不乱,决定可以往生西方,如是名为“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