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阿弥陀经(116)

问:正宗分三大科,一信,二愿,三行。第三科为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又分二科,一、正示无上因果,一、重劝。应当再劝持名,何故重劝发愿?
  问:正宗分三大科,一信,二愿,三行。第三科为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又分二科,一、正示无上因果,一、重劝。应当再劝持名,何故重劝发愿?
  答:信、愿、行,三法本来平等。但平等之中,不碍差别。前面讲过,信、愿为“慧行”,行为“行行”。现在再将这三法的关系,详细讲讲。有信者未必有愿,而有愿者必定有信。设若无信,何能发愿?既有信、愿以为前导引发持名,方为“正行”。只要信心坚固,愿力恳切,无论持名多少,皆得往生。十六观经之十念往生,无量寿经之一念往生,皆由信愿之力以为前导之故。设无信愿,纵令念至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何以故?不信不愿故。这就是“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所以蕅益大师说:“生西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以有愿必有行之故,所以重劝发愿。
  问:有人对於“执持名号”生起疑惑,佛法最忌讳就是“执著”,古人说:“著即不是”,你执著就不是佛法了。那麽阿弥陀经上开示我们要“执持名号”,这不是叫我们生执著心吗?
  答:开经的时候讲过,八万四千法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空门,一类是有门。从空门入手定要一切皆空,切勿执著。所以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你若执著有个佛的色身可见,有个佛说法的声音可求,那你已走上邪道,怎麽能成佛呢?所以从空门入手,要一切皆空,连空也空,空得乾乾净净,这样才能以明心见性。从有门入手则相反,相信西方有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不怕执著,为什麽不怕执著呢?因为执著的是阿弥陀佛,不是执著五欲六尘。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万德洪名,西方极乐世界是依报,阿弥陀佛是正报,依正二报都是“妙有”。你执著的是妙有的有,执著到一心不乱的时候,生到西方,就悟到无生法忍,则生即无生,这就是“殊途同归”,目的是一个。“妙有不有,即是真空”,真空的空不是顽空,也不是断灭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所以只要执著阿弥陀佛,执著西方,不怕执著,只怕你执著得不专一!因为五欲六尘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假如你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执著的不专一,娑婆世界这一边放不下,又怎麽生到西方去呢?这就是以“净执”对治“妄执”的方法,等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有是妙有,当下即空。所以对於“执持名号”不必怀疑。
  问:前面所说,若无信、愿,但持名号,纵令持至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不信不愿故。这个人即不相信极乐,又不发愿往生,他怎麽肯念佛呢?
  答:这就是因为“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的缘故。他听到有人告诉他,念佛的利益很多,不但来生可以转为富贵人,而且可以升到天上享受天福。他听到念佛有这样好的利益,所以就恳切的念起佛来。他竟将万德洪名换取一些人天福报,实在可惜!又有一种人,听说现在念一声佛,死後可当一圆钱用。设若一天能念三万声佛,在“阴间银行”就可以存三万元。这个人听了就努力念佛。念佛是想著死後做一个有钱的鬼,这种人不但可笑,而且很可怜!
  问:念佛七日,证得一心不乱,是平时,或是临命终时?
  答:是平时。因为平时证得一心不乱之後,决定不会再造业,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及诸圣众,决定接引往生极乐。
  问:十念往生,一念往生是平时?或是临命终时?
  答:是临命终时。
  问:既然临命终时,十念、一念皆得往生,何必平时忙著念佛呢?
  答:设若平时不念佛,临命终时,谁能保证你能念佛。古人为证明十念得能往生,特举出一则公案(故事):“唐朝有一杀牛为业的人,名为张善和。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被杀之牛皆来讨命,张善和惊恐万状!正在危急之时,恰好来一位僧人,劝导他赶快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张善和听了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刚念十声,张善和说:群牛不见了!阿弥陀佛来接我了!含笑而逝。”这个故事,只是证明十念得能往生而已,他人不得仿效。如张善和这个人,前世必定有大善根。若无善根,临终危急之时,何能得遇善知识,开示念佛法门。而且一闻便信,立即发愿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如此人者,万中无一,生死事大,岂可存侥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