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成就”是很重要的,我们发菩提心要弘法利生,要讲经说法,若没有讲堂,怎麽讲给人听呢?所以讲经的处所非常重要。现在所有翻译过来的经典中,大部份都是在只树给孤独园里讲的;因为佛说法四十九年,单在给孤独园就讲了二十五年之久。为什麽呢?因为它环境清幽,设备完善,佛讲经时,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还有其他的人。若是讲堂小,宿舍小怎麽能容纳得下呢?由此可知,成就一个讲堂,其功德真是不可思议的。
讲到这里,把“丙一、标法会时处”一科讲完。
丙二、引大众同闻分三
丁一、声闻众 丁二、菩萨众 丁三、天人众
丁一、声闻众分三
戊一、明类标数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为声闻众的第一科,明类标数。声闻众即指这些“大比丘僧”,这是“明类”,“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标数”。“比丘”是梵语含有三义。第一怖魔,第二破恶,第三乞士。第一怖魔者,即出家後要受比丘戒,登坛正受具足戒白四羯摩的时候,第六天的天王,魔王波旬的天宫便会起大震动。因为他认为欲界的众生都是他的子孙,凡是有人出家,他的子孙就少了一个,所以他会惊怖,这叫“怖魔”。第二破恶者,出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断烦恼,烦恼是恶法,所以要“破恶”。第三乞士者,释迦佛规定出家人要去托钵化饭吃。化即是“乞”,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称为“士”。出家人的托钵化饭与社会上讨饭的贫人不同,因为出家人虽然托钵乞食,但是具有学问道德,而且受人尊敬,故称为“乞士”。具足以上这三种意义,叫做“比丘”。这部阿弥陀经是大乘经,而参加弥陀法会的都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故称之为“大比丘”。
“僧”是梵语“僧伽耶”的略译,华言和合众。和合众分事和、理和。理和者,同证无为之理;事和者有六种,即身、口、意、戒、见、利,称为六和僧。就是要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六种事和再加上理和,即是和合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为常随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佛成道後,度了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尊者出家,他们两位未出家前皆是外道的首领,有外道的弟子各一百人,出家後就带来了二百个弟子。以後再度三迦叶,即“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这三兄弟也都是外道的首领。优楼频螺迦叶带了五百个弟子来,那提迦叶、伽耶迦叶,各带二百五十个弟子,三迦叶共带了一千个弟子,与舍利弗和目犍连的二百个弟子加起来,就有一千二百人。还有耶舍长者子带来五十个弟子,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这些弟子在没有见到佛之前,皆是学外道的,受些无益的苦行。见佛之後,都断了烦恼,证得四果阿罗汉。由於感念佛恩深厚,所以发愿尽此一报身,常随於佛。自此以後,佛走到什麽地方,他们就跟随到什麽地方,故称“常随众”。并不是释迦佛讲经时只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来听,另外还有很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都在法会听讲。以上是“戊一、明类标数”讲完。
戊二、表位叹德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皆是大阿罗汉”是表其果位。声闻众所证的圣果有四种,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最高的是四果。阿罗汉含有三义,第一杀贼,第二无生,第三应供。第一杀贼者,是个譬喻之词,把烦恼断除,等於把烦恼贼杀死了。第二无生者,把烦恼贼杀死後,就证得无生,永远不再流转生死了,故称无生。第三应供者,因为已证得最高的四果阿罗汉,应受人天的供养,所以称为“应供”。比丘三义与阿罗汉三义,是因果对照。比丘因位中之“破恶”,即阿罗汉果位中之“杀贼”;因位中之“怖魔”,即果位中之“无生”;因位中之“乞士”,即果位中之“应供”。现在的在家弟子要打斋供众,就是请出家师父来“应供”,我们出家人不能说去“应供”,只能说“赶斋”,因为我们还未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为什麽叫“大”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是声闻乘最高的果位,故称“大”阿罗汉。再一种解释,来此听讲阿弥陀经者,都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故称“大”阿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