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阿弥陀经(96)

众所知识者,此为叹德。前面是表明其果位,现在是赞叹他们的功德。众是大众,就是一切众生所知所识,不但知其名,而且识其面,这就是他们功德的成
  “众所知识”者,此为“叹德”。前面是表明其果位,现在是赞叹他们的功德。“众”是大众,就是一切众生所知所识,不但知其名,而且识其面,这就是他们功德的成就。众生怎麽都知道他们的大名,甚至於都认识他们的面貌呢?因为他们常常跟众生结缘,平常讲的声闻众是小乘人,只肯自利,不肯利他。但是回小向大的声闻,不但自利,且常利益众生,与众生结缘,所以功德也就无量。“众所知识”,就是赞叹他们的功德。以上将“戊二、表位叹德”讲完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话说多了打闲岔,大众好好念佛吧!
              第二天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已将“戊二表位叹德”一科讲完,今天接讲“戊三列上首名”。
  戊三、列上首名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跎、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上首”就是上座,如现在学校“班长”的意思。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叫什麽名字呢?因为不可能把每个人的名字都列举出来,所以只列举上首的名字,也就是“上座”的名字,一共有十六位,称为“十六尊者”。
  “长老舍利弗”,“长老”,就是德腊俱尊的意思。他的功德很“长”,戒腊很“老”,称为“长老”。说到戒腊,出家人不是以世俗上的年龄来论定的,而是从受戒後结夏安居的那一年算起,初夏的比丘就是第一年的戒腊,二夏就是第二年的戒腊,功德和戒腊又长又老的,即称为“长老”。“长老舍利弗”,不单是舍利弗才称为长老,“长老”这两个字是一直贯通到下面这十五位尊者的,在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中,他们十六位都是德腊俱尊的长老。
  这十六位尊者都是上首,为什麽把舍利弗列为第一名呢?因为舍利弗在声闻众中“智慧第一”。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亦译“鶖子”,“身”与“鶖”都是他母亲的名字。因为他的母亲身材窈窕,故名为“身”;眼睛像鶖鸟的眼睛那样美丽,故名为“鶖”。印度的风俗与我们中国不同,中国人对於父母的名字有忌讳,若取了与父母同名的是为不敬。印度则相反,用父母亲的名字来取名,才是最尊敬的。舍利弗就是用他母亲的名,母亲的名字称为“鶖”,他就称为“鶖子”;母亲的名字称为“身”,他就称为“身子”,“弗”就是子的意思。
  第二位“摩词目犍连”,华言大采菽氏。“摩诃”即大,采菽氏是他的姓,他在声闻众中“神通第一”。
  第三位“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也就是隐蔽之意。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所有的光都会被他身上的光明吸饮去了。他身上为何有这样大的光明呢?原来过去有一尊佛像的金脱落了,当时有一个讨饭的女子,生活很困苦,为了求佛的加被,每天都到佛前去礼拜。礼拜时,他看见佛脸上的金脱掉一块,心里很难过,心想若我有了钱,一定要为佛装金。她发了这个愿马上就有感应,一天走到路上捡了一枚金币。印度以前最尊贵的钱是用黄金造的,这枚金币可卖得很多钱,等於发了一笔财,这下可满她的愿了,於是就拿到金店里去找打金的师傅。而迦叶尊者的前身就是这个造金师,他见了这贫穷讨饭的女子,就问道:“你从那里得来的金钱呢?”贫女答:“我在路上捡的!”造金师再问:“捡了金钱,为什麽不买衣服穿,买些吃的,或者住间好的房子呢?”她说:“我曾经发了愿,要为佛像装金的,我不能用这些钱,请您替我把佛像装金,我就满愿了!”这下子把造金师傅感动了!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人,宁愿贫穷得没饭吃,捡到钱还要为佛装金。造金师就说:“好,我也随喜你的功德,我去替佛像装金不要工钱!”从此以後,第二生,贫女和造金师两人都感得了果报,身上有光明。到了释迦佛成佛时,他们的善根都成熟了,同时都出了家。男的叫迦叶比丘,女的叫迦叶比丘尼。我们现在所造的释迦佛像,佛旁有两位侍者,一位年轻的是阿难尊者,另外一位较老的就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抱拳不合掌,就因为他曾为佛亲手装金,十指的光明特别大。若是合掌,光明刺眼,来礼佛的人,眼睛便会睁不开。因此佛开方便,令他抱拳,不必合掌。释迦佛灭度後他是第一代祖师,这位大饮光尊者是“头陀第一”,头陀华言抖擞,即抖擞精神,精进用功,终身修持头陀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