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娤法师将八背舍翻译为八解脱。第一条“有色观诸色”是什么呢? “云何有色观诸色?谓生欲界,已离欲界欲,未离色界欲,彼于如是所解脱中,已得解脱。即于欲界诸色,以有光明相,作意思惟,而生胜解。由二因缘,名为有色:谓生欲界故,得色界定故;又于有光明,而作胜解故。问:观诸色者,观何等色复以何行?答:欲界诸色,于诸胜处所制少色,若好、若恶、若劣、若胜,如是于多,乃至广说。”这一段是无法切断的,一气呵成连贯的,包含了很多的道理。你们学佛做工夫的要注意了。什么叫“有色观诸色”?我们旧的翻译是“内有色观外有色”。关于八背舍,教官当中的显明法师在这里讲过没有?你们过去听过没有?听过了,但还给老师了,跟我一样。“有色观诸色”就是说,我们现在在欲界中,“谓生欲界”,“已离欲界欲”,我们做到了没有?离开了欲界的各种欲,做到了没有?(有答:没有)没有,对,很老实,一点也没有吹牛了。要得了初禅定、二禅定境界,(虽然是)生在欲界里头,(但是)已经离开欲界的欲,(这是指)广义的欲啊,即男女相爱之欲以外之财色名食睡等等,广义的,乃至爱清净、爱什么的等等(广义的欲)都没有。所以《金刚经》上面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是“离欲尊”,才可以称做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真正离欲了。 但是,这个离欲的第一条“有色观诸色”是讲“离”开“欲界”的“欲”,没有“离”开“色界”的“欲”。比如某人,家庭很好,名士出身,名气很大,太太一个、两个、三个,乃至中国、日本的太太都有,一下子出家了,离开了,然后随时随地清净苦行,(成就)一代大师。算不定他只是离开欲界的欲,色界的欲不一定离开。比如爱清净,爱山林,爱书法,爱诗词,爱写文章。。。你看我们唐宋以来多少的高僧大德,(对)一切都没有爱好,可是爱山林之美,(爱)风清月淡:“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好不好呢?好!色界欲,还在色界。你要注意啊,学佛要这样学,要观察清楚,观察自己一定要观察清楚;不要去观察(别)人,观察(别)人损德。观察自己是(积)功德,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改进自己才是工夫。我是举例子给你们听,当然,我的例子也许贴近某些人,你们不要说老师讲的是某人,那就错了,那是世俗的心,我只是举例子。 “已离欲界欲,未离色界欲,彼于如是所解脱中,已得解脱。”欲界的欲解脱了。 “即于欲界诸色,以有光明相,作意思惟,而生胜解”比如你们少数人打坐起来偶然也会看到光明,瞎猫撞到死老鼠,对不对?你那个光明比这个电灯亮一点吗?有没有?比月亮亮一点?对不对?这是作意所生,阿赖耶识种子带着第六意识作意来的。你这个光明点是欲界光明的光明,色界的光明是什么样子,你看都没有看到过,对不对?所以,你定中的一切境界没有离开欲界的构想,乃至你所见的佛、菩萨也还是欲界里构想的境界,是不是这样?想想看,假想一下,连假想都不敢想,你还想修啊?所以啊,“以有光明相”,但是,这不是过错。比如修密宗的修法看光啊、道家的修法啊、显教小乘禅观的修法啊,这个光明相是利用欲界(的相)。比如修净土的,要修日轮观,这个日轮就是欲界的,对不对?是欲界的色啊,对不对?(有答:对)对,要有胆量承认嘛,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你们还修行啊?那是欲界的境界,利用欲界欲的光色、色相。。所谓艺术家、画家的真善美离不开这个欲界里的七彩光明。 色界里呢?是七彩还是十彩?不知道了,你没有看到过,你连太空里的东西都没有看到过;现在太空里的光色还是在欲界中,还不算是在色界中,这要注意。乃至说,现在太空中的黑洞,黑洞里是什么光色?不知道。黑洞里也有很多众生啊。比如天黑了,旷野山林里活动的众生比我们人类多啊,但是,这一类的众生怕白天的光明,只有我们人类等爱白天的光明,黑也是光啊。所以,现在科学进步到这个程度,学佛的理更应该明。你们在电视上看过“动物奇观”吗?说到了夜里,各种活动的生物不晓得比人类多多少呢。它们也是众生,但是它们不喜欢,也不适应白天的光明,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欲界“光明相”的进修可以“作意思惟”。并不是说这个光明,如日轮观观起来一样,你一定,内外只有一片光,就认为是到家了;(要)由这个光明境界、定境界而生智慧解脱,这(才)是修道,这(才)是佛法。观注光明境界,把握光明境界而证果的,不是佛道,(是)心外走法。因为这个光明境界还是你的意识所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所依生。知道这个道理吗?了解吗?我讲的话听懂了吗?(有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