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著作 >

瑜伽师地论-南怀谨(136)

要先安住无我之想,从此无间方得无愿。先要做到,修持到无我,不是理上到,而是安住,是身心安住在此境界上。从此无间,没有间断地,行住坐卧随时

“要先安住无我之想,从此无间方得无愿。”“先”要做到,修持到“无我”,不是理上到,而是“安住”,是身心“安住”在此境界上。“从此无间”,没有间断地,行住坐卧随时随地住“无我”想,才能“得无愿”。

“是故经言:诸无常想,依无我想,而得安住。”所以一切“无常”的“想”是由“无我想”来的,先证到“无我”,自然一切“无常”就做到了。那么,在这个境界上可以“安住”定下来。

“乃至广说,彼于无常,观无我已,不生希愿,唯愿无相专求出离,故此无间宣说无相。”再详细地说,因为“无我”,看一切外界“无常”,所以对于世间的一切无“希”求。无希求不是灰心啊,就是觉得利他,帮助人家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希求,不求回报,也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故“唯愿无相专求出离”,一切“无相”无“愿”而做,只想“出离”三界。“故此无间宣说无相”,“无间”即永远,没有间断性地“宣说无相”的重要。

“复次,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什么叫做“有寻有伺”?就是起心动念还要找做工夫的阶段,这个境界就是:一下瞎猫撞到死老鼠,撞对了,一下又没有了,掉了。有两天坐起来很好,有一下坐起又不对了,又要去找回来,此即“有寻有伺”地。

“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唯伺相应,大梵修已为大梵王。”就是说不需要寻找,永远在这个境界里头停留,清净。但是,没有大的进步,虽然有清净境界,并没有证得菩提。可是了不起啊,这是色界天大梵天的大梵行,你不要轻视啊,你梦想都达不到的。修到了大梵天就享福了,五千、一万天女服侍你啊,然后,人间的这一切富贵那何足道哉啊?(唯伺相应)你还修不到呢,要随时念念在清净中才行,是修大梵行,“梵音清净”就是这个道理。那就要做到“无寻唯伺”。

“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随时在定境界中,不需要“寻伺”了,不需要去找这个境界,也不是停留在这个境界上。

“修习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顶,唯除无漏诸三摩地。”超过了色界大梵天的境界,到达了“有顶”天,有顶天是大自在天。“唯除无漏诸三摩地”,虽然功德修持到了升色界有顶天,但是,要想证得小乘阿罗汉的“无漏”果还谈不到。

“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相?谓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又唯一味平等显现。”到了“无寻无伺”,无功用,差不多了,等于菩萨的无功用地。到了这个境界,一切用功的心理不用了,自然都在(用功)境界里。比如讲禅宗神秀法师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有寻有伺,非要做工夫来清洁打磨不可,对不对?到了六祖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寻无伺了。到了无寻无伺的境界,一切“唯由一味”,就是这个样子,一切平等。泰山的路,笔直地去,就是“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在这个境界上,你内在的智慧开发了。“又唯一味”这个境界“平等显现”,随时随地呈现,修证的工夫才算到达了。

。。。下面到十二卷终你们要自己看。。。以后考试是你讲给我听。若让我一点点地讲《瑜伽师地论》,可以讲五到十年啊,对你们又有什么用?自己不努力没有用,依赖心没有用,要策励自己,自己啃进去。而且,你们自己研究懂的,比听我讲懂的,得受用万倍。听过了,下了课,没有事了,理论上好像懂了,事上证不到;等到你自己一边看,一边进去了以后,那是受用无穷。你们慢慢去啃,好不好?。。关于你们这一生修持需要的,这里面的内容太多了,叫做美不可胜收。若开始讲另一段,你们又看过去了。结果老师变成了千手千眼千张嘴巴,然后你们生一千个耳朵来听,因为我纵然有一千张嘴巴,你只有两个耳朵还接受不完,要靠自己是心意识来。

。。。上面的十二卷讲了一半,其它的你们自己研究。“哎呀,老师啊,我连文字都看不懂。”我怎么不晓得呢?所以叫你们努力学文字啊,叫你们努力学国文啊。国文学不好,买两部字典来查嘛,国语字典上的每一个字都要认得,都要解释得出来,走笨路子嘛,买部《辞海》。。我有一位朋友把一部《辞海》都读完了,一条条地读,结果了不起,做了秘书长,很高的位置,学问都从《辞海》上求来的也有。你们的国学为什么不这样学,懒啊,“不自策励”四个字。然后眼高手低,看起来就是现代青年受的教育的结果,这样也懂,那样也懂,门门通,样样温,这个是很可怜的,要独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