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自心相?谓有苾刍,先为烦恼染污心故,便于自心极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无染污。由此方便,心处沈等;由此方便,不处沈等。”第一个,先解释怎么样叫做“心相”,拿我们现在的话讲:怎么样叫做人的心理现状呢?心理行为、心理思想的现状呢?就是说“谓有苾刍”出家,光是出家人啊,为什么这一部分只指比丘,不说唯有众生呢?因为这一部分是属于声闻乘的修道,就是注重出家专修的。为什么要出家?因为出家的目的,是离开世间,离开亲属,离开外缘,是专门求道的,所以现比丘相;女的呢,现比丘尼相,是这个道理。就是说有些比丘,去“烦恼染污心”,烦恼心。烦恼心嘛我们大家都有,心里很烦恼,大家心里有没有烦恼?一天到黑都在烦恼中。不是感冒头痛,就是心里难过,再不然钞票不够用,再不然赶来听课还要受人家干涉、限制,种种都是烦恼,无一不烦恼。肚子饿了烦恼,冷了烦恼,热了烦恼,这是烦恼相。烦恼不是痛苦哦,痛苦是粗的,痛硬是痛,苦硬是苦。烦恼是扰乱你很烦,就是我们讲的“好讨厌!”心里很烦、恼,不是头痛,是懊恼。等于我们说:“怎么都不对。”“哎,这个地方蛮好,不过有些人不对。”“哎,这个地方蛮好,有些同学不对。”“呃,我的上铺同学会打呼,我睡的很烦恼,下铺同学有香港脚,很臭,也没有洗,我鼻子闻得烦恼。”这叫烦恼,不是痛苦。烦恼相,众生皆有,所以要解脱烦恼才能得道。这个烦恼怎么解脱? “染污” 相不是烦恼相,染污相是块白布去染颜色一样,染上了,染污了,染了一个污点,染黑了,染的蓝了。所以我们读书做学问,实际上教育就是染污,把你染成好的。我们现在学的是佛法教育,准备成佛,染成佛的那个三十二相,坐在上面那个又白又胖很舒服的。我们想把自己染污成这个样子,这是善法染污;世间一切则是恶法的染污。所以烦恼、染污,如果拿心理学现在写这两个题目,一大本书了,这还是归纳。就是说,对于自己“烦恼”的心理现状,“染污”的经过。。因为一切众生皆有“烦恼”、“染污”心,这是两个大原则。 “便于自心极善取相。”人的自心本来是光明坦荡的,因为受了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影响,或者看了刊物、报纸啊等思想的影响,看了电影的影响,被染污了。染污了以后啊,戴了个有色的眼镜,看一切东西都变色了: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就觉着自己对。自己对了什么?鼻子对着嘴,镜子里看自己,越看越对。鼻子很对,嘴也对,那别人都不对?因为心被染污。所以自心啊,“极善取相”,自己非常善于。。这个善并不是善恶之善,是形容词。抓住这个烦恼染污的主观形成的,认为这个就是对的,违犯我这个看法就不对,“善”于“取相”。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形容词。就是说,我们讲这个人字写得好,善于书法,就是这个善。不是说善于书法的人,他做人就很善,不一定,字写得好,做人很坏,也有。但是他有一善,善于书法,就是这个善,是形容词,所以中文要搞通。 “如是如是心有染污。”为什么加两个“如是”?“如是”就是这样,这样这样,这四个字一加,就包括这个心理行为的情况多得不得了。“心有染污”,心里有染污。像我们大家“心有染污”,承认不承认啊?是不是啊?(有答:是。)是啊。 “或无染污。”心“无染污”,那就证道了,那是真的比丘证阿罗汉,心里一无染污,干净,光明磊落,也无烦恼。所以“心有染污”相对的一面是心“无染污”,这两种都是心理的现状。 “由此方便,心处沈等;由此方便,不处沈等。”因为心里有染污,有烦恼,所以这个心沉没了,堕落下来了。沉者,沉没,形容在水里沉下去了,一个道理。“由此方便。”什么方便呢?就是说,由于染污与烦恼的关系,此心沉堕了。“由此方便,不处沈等。”有了修行证入的这个方法,故此心不沉没了,能够超拔出来,跳出来,超越了,超越世间,超越一切。这一段文字很容易看懂哦,仔细看。 “言沈等者。”怎么叫沉没呢? “谓沈等四,乃至令心碍著之相,或复于彼被染污心。”怎么叫心沉没了呢?我们以前的心是怎么沉下去,堕下去了呢?谓“沈等四”相,沉没有四相。“乃至令心碍著之相”,心里头有障碍,思想上有障碍,因为观点不同嘛,主观形成了,看一切都不对,只有我对,天大地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我越伟大,就是那个样子。不但是心理上的行为,思想上的碍著,久而久之,胸口胃口上也有一坨。你看一个人碰到烦恼的事情,慢慢胃口就不好了,胸口硬是有一坨,消化也不良,就形成心脏病,或者精神紧张病,肠胃病。所以,几乎很多的胃病,都是思想影响的。医学上分胃病有两种:一种是身神经的胃病,身体衰弱了;一种是脑神经胃病,思想用过度了,也会发生肠胃病。“令心碍著”。“或复于彼被染污心”,或者说,我们此心本来有烦恼,本来已经被染污了,在这个上面,彼,就是他,在他这个烦恼与染污的上面,更加烦恼,更染污下去了,更厉害地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