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有,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有因”,即前生已经修过,有根器,这一生来,又悟了道,具备圣人的资格,他所修的静定境界。 “复有金刚喻三摩地。”这是十地菩萨以上的境界。所以,到了十地菩萨以后,得“金刚喻”定,所谓“金刚喻”就是颠扑不破,永远不破的定。“金刚喻”中的“喻”是比喻的意思,破最后一品无明,才是成佛。此最后一品无明是哪一品?(有答:身相。)那是最初的,最基本的,还没有入圣境呢。比如说你们打坐时已经没有身体的感觉了,那还是最初的,那连“金刚喻”定的影子边缘都没有摸到。最后一品无明破完了,才成佛,三大阿僧祇劫,这是显教的道理。 “复有有学、无学。”“有学”定和“无学”定。像你们现在偶然瞎猫撞到死老鼠,坐得好的时候,那个境界来碰你:“啊,这坐打得好!”好像自己还蛮用功的样子,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死老鼠没有了,这个瞎猫永远是饿着的。这个就是“有学”地的定,正在学;到了 “无学”地,已经快到小乘阿罗汉的境界,不需要再学了。完全是空境界,但不是果位,还没有证果。 “非学、非无学等三摩地。”还有一种是“非有学”,“非无学”。看我们诸位,你说他懂一点吗?又不懂。你说不懂吧?讲起理论、佛法头头是道。你说他究竟在哪一头呢?连光头都摸不到。“非学非无学”,可是呢不能说他没有定境,也有。 “等至者。”真成就者,每一个定境都知道,都经验过,而且自己要入什么定就入什么定。乃至入到凡夫定,就可以证凡夫定。 “谓五现见三摩钵底;八胜处三摩钵底;十遍处三摩钵底;四无色三摩钵底;无想三摩钵底;灭尽定等三摩钵底。”所谓“三摩钵底”是定慧等持的法门,不但有定,定中有慧,慧中即定,即定即慧。三摩地是只说定境,静受,“三摩钵底”是定慧等持。“五现见三摩钵底”是现量境界,“八胜处三摩钵底”等等等。。。乃至大阿罗汉灭尽定的“三摩钵底”,本篇下面的内容都是讲这些。不过这些是属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的第六项的一部分。 “云何安立?谓唯此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怎么叫做定境呢?定是怎么建立的?比如世俗的人打坐,或者守个肚脐眼,或者眼睛对着光了,或者感觉呼吸,一二数息观了,做会计数钱一样,数了半天,然后数数又忘记了,钱又掉了,然后再抓回来,再不然守个窍,再不然念个咒子,那根本谈不到定。再不然搞些气脉了,火车通了,背上也鼓一下,都在那里搞感觉,浪费时间。不修气脉还好,每个修气脉的都修了一身病。不是神经晃起来,就是哪里出毛病了,多得很。你看我们在台湾几十年,你统计一下看,大陆来的,道家、密宗那些大师们,当时来的时候都如天上打了一个炸雷一样,风行一时。我听了心里一笑,不到三年都玩下去了,销声匿迹。最后统计下来,不是心脏病的,就是血压高的,脑溢血,神经分裂,都是这样死的。什么神仙啊,什么教主啊,当然我是什么都不是,所以我可以随便讲。我不想当教主,也不想当神仙,我只想做一个人。都以为打坐就是修定,打坐与修定毫不相干。打坐是修定练习的基本必要的一个阶段而已,坐都坐不住,还谈定吗?就是这个话。 定的境界“云何安立”?为什么佛法讲必须要修定?在逻辑的理论上怎么建立这个定?“谓”即讲,就是说“唯此等名等引地”,就是说唯有上面所讲的等等叫做修定的“等引地”,平等引导。比如轮船要进港的时候,速度就慢了,有海洋知识的就晓得她是在等待引港的。每一个码头都有领港的,领港的到船上,接替轮机师开进港。因为每个码头的海底地形不同,若没有领港的,说不定船会撞到暗礁上。天下事,事事洞明皆学问。故要进入道,佛的境界,定就是一个引港的,非走这条路不可,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但是“非于欲界心一境性”。我们大家都还在欲界中,欲界中最重视男女两性的性欲,我爱你,你爱我,爱的要死啊。我在大学上课,有位女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什么叫爱的哲学?”我说:“什么爱?荷尔蒙作怪。”爱是自私主义,“我爱你。”我爱你才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还是我。我为什么发生爱呢?因为身上荷尔蒙作怪啊。一个人病得要死,荷尔蒙衰老了,你看爱不爱?你碰他一下痛死了,“走开!讨厌!”生病的时候听到声音:“好吵啊!”平常呢:“哎呀,这个声音好柔和啊!”你看,就是荷尔蒙在作怪,这个肉体的生命。欲界的欲不但是男女之欲,一切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都是欲界。要想得定非要跳出欲界,“心一境性。”你们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跳出欲界?不要认为:我在十二楼学佛出家,已经跳出欲界了——你不要做梦了,欲界那么容易给你跳出来!看到带香蕉味的苹果,口水直流,这就是欲界,食欲就来的。看到这个床,啊舒服啊,睡睡,欲界来了,触的欲界就来了。“这个环境不好啊,空气不流通。”这个也是欲,色声香味触都是。要等到好空气才能打坐,那不好的空气就不能得定了?那叫什么定?鬼定!不要自欺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