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著作 >

瑜伽师地论-南怀谨(58)

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有时候佛经教育我们的方法是同时说定的境界以及解脱的方法。 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总而言之,佛是告诉我们:一切修

“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有时候佛经教育我们的方法是同时说定的境界以及解脱的方法。

“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总而言之,佛是告诉我们:一切修定的方法都是“方便”。怎么方便修呢?“究竟作意”修。当你没有听过净土时,你不晓得修净土,修了净土,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过是作意在净土境界,是意识造作出来的,天堂、地狱、人间都是意之作意。

“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无间道”即没有间断性,行住坐卧,坐时醒时随时在定中,在解脱中,这叫“无间道”。入定的时候得到解脱,解脱了烦恼;不入定的时候,烦恼又来了,这不是“无间道”。要昼夜六时,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即“无间道”,没有间断性。在这个“无间道”的定境界里,由于这个三摩地定,一切烦恼当然解脱。“与彼解脱俱时有故”同时存在,这就是佛法的正修行之路,懂了没有?这段要抄下来啊,说不定我哪天就考你们,至少你们背下来这一段,就答一百分。若做到了,明天就可以下楼了,就可以毕业了,就不要在这里再读了;做不到啊,你在这里修一万年也修不成功。这里的教育目的是这个,至少我要求的教育目的是这个。不是这个目的,老实讲,我迁就你们一个学期,做不到的,我不干了,不干就关门大吉,今天是世界上没有第二人干,我可以吹这个牛。千万注意啊,此生出家所谓何?为得。。。

“复次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已经讲过了,今天到这里为止吧?这一段那么重要的东西啊,回去好好地如牛吃草一样反刍,先吞下,再吐出来慢慢嚼,嚼烂。一切修行之路皆是这个。所以你们上座静坐,于所缘境“审正观察”,达到“心一境性”就是止观双运。“审正观察”是观;“所缘作意,无间不断”是止。一切佛法,禅宗也好,密宗也好,都不离止观,乃至成佛之路,成佛之果也是止观而已,千万注意啊。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17-09A)


“疑者。谓于师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寂静。又于去来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怀二分。迷之不了。犹豫猜度。
问此贪欲盖以何为食。答有净妙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净妙相者。谓第一胜妙诸欲之相。若能于此远离染心。于余下劣亦得离染。如制强力余劣自伏。此复云何。谓女人身上八处所摄可爱净相。由此八处。女缚于男。所谓歌舞笑睇。”(十一卷)

328页,上次讲到五盖,现在接着讲疑盖。

“疑者,谓于师、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寂静。”所谓“疑”就是怀疑了,这里分析的有好几种。对于老“师”、对于所学的“法”、对于所学的教理、理论,“于诲”即老师的训诲,你们讲就是骂你,乃至于自己境界到了,自己修正的那个境界认不清楚,自己生出“疑惑”。有许多人修行,已经到达了那个程度,因为智慧不够,有怀疑处,那个程度反而变坏了,很多。“由心如是怀疑惑故”, “不能趣入勇猛方便”里头,“正断寂静”。自己究竟证道而断除了一切烦恼,证得“寂静”。比如,今天下午大家所听的《外婆禅》(即《参禅日记》)里老太太最近的进步,她一个人自己在那里摸,很多地方到了,当然,她写信来问我,但是信件来回要二十天,往往是我的答复到了,她自己已经信得过进去了,又进了一步。因为她没有疑惑,有疑,自己大部分都可以解答,她是难能可贵就在这里。你们在这里学习,天天围着老师:“老师长,老师短,老师有饭碗。”结果呢,都没有用。告诉你这样对的。。“这样啊!”然后还要讲半天,因为我讲对的(话),他听都没有听,不对的也没有听,自己说自己的。然后,今天来问是这个问题,每天来问也是这个问题,一、三、四年后回来问还是这个问题,毫无智慧。尤其是你们大概对于五阴、十八界、六尘、十二根尘这些名词大概弄清楚了,其它一无是处,一样都没有对,这是因为无智。这是讲到疑盖,自己不能证道,不能修证。比如,你们现在是初学,不要说别的,初学打坐当中,自己的种种情形,包括腿直麻,包括坐多少时间,生理、心理的变化,什么理由,你根本茫然,不知道。换句话说,对于佛法的教理一无所知,真叫做盲修瞎练,浪费自己的光阴,这都是属于疑盖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