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著作 >

瑜伽师地论-南怀谨(141)

或坐树下,系念现前,就是一念,心一境性。乃至广说,名乐空闲, 所谓名乐空闲不是你们说的:哎呀,上课的时间少一点,空闲就多了。那是偷懒啊。

“或坐树下,系念现前”,就是一念,心一境性。“乃至广说,名乐空闲”, 所谓“名乐空闲”不是你们说的:“哎呀,上课的时间少一点,空闲就多了。”那是偷懒啊。“空闲”是指空旷闲静的地方,怎么叫做“空闲”呢?“当知此言显身远离”,就是说,把自己的身子离开尘俗的世间。

“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内心的工夫有“九种住心”,叫做“心安住正”的修止。在家的居士要学佛,这个就是正修行之路,这叫修行。你以为三根香蕉拜拜,那里出点功德,这里送本经书,那是种种善根而已啊,正修行是“正奢摩他”入定。

“当知此言显心远离,若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要知道这“内九种住心”是讲“显心远离”,明确地告诉你心要离开尘俗世间。我们大家学佛修道,讲句良心话坦白地说:大家是世间的一切都要,道也要,对不对?不要谦虚嘛,不要客气嘛(众笑),是不是一切都要?检查一下自己。。(有答:对)对,你答应对就是诚实之言,是“诚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说“我不是。”绝对是妄语。所以一般人,尤其是居士们学佛,哪一样他不要?功名富贵要,然后什么财神法、双修法,那是求之不得的啊。。“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那多好!你看,贪心多大!所以注意啊,现在给你讲这个正修行之路。

所以,“心”若能真“远离”。。身远离有什么用?身跑去出家,住在山上的庙子后面,住茅棚,以为自己是清高,清净。你这个正是大贪,大毛病,因为你对于这个世间有“低昂”之心,自命清高而已,你此心没有真远离。要心“知此言,显心远离”。注意啊,这个“心”字要把它圈的大大的。“若乐处空闲”,你爱住茅棚是不是“乐处空闲”?你那是偷懒。“乐处空闲”是头陀行,跑到孤峰绝顶去修。比如释迦牟尼佛出家后,一个人跑到雪山修定,鸟在头上做窝了,头都不敢动。那不要说是人不到的地方,连鬼都不到。你试个一年、两年、三年再说吧。说:“我现在住茅棚,后山的茅棚都住过!”住了几个月,有时候二十天就下来看看我,然后我还给你送牛奶啊,送东西上去。那叫“空闲”啊?我的娘啊!那是有人照应的。“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要“显心远离”,才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这里都是讲修止啊,出家人注意啊:“正奢摩他”。

“若内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发毗钵舍那。”得真正的止,才能起真正的观。

“若于毗钵舍那善修习已,即能引发于诸法中如实觉了。”正止观真正地做到了,在一切佛法中开悟了,真正地开悟了。“如实觉了”,要注意“如实”,确确实实地悟了。这是纲要,特别挑出来给你们讲,尤其是对出家的同学们。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于三摩地,当勤修习无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谓先总标。于三摩地,勤修习已后,以三事别显修相。”现在弥勒菩萨讲的,都是引证佛说的,是更加慎重地告诉我们。比如,佛说:你们一切出家的“比丘”们,对“于三摩地”正止正定的境界,“当勤修习”四“无量”心,“常委安住正念,谓先总标”,这是第一个纲要。“于三摩地当勤修习”以后,真修到真正的止观定境界之后,“以三事别显修相”,有三个范围告诉我们修行之路:

“无量者,谓四无量。常委者,谓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所以你们看,儒家跟佛家一样,孟子说修行,修养的道理:心中“必有事焉”,就是有那一件事。所谓一念不在腔子里,此心就是散乱啊,所以孟子告诉我们“必有事焉”。每天就有这么一件事,就是“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而自己内心晓得:我现在是做什么?我是在出家以后修道,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正业。

“安住正念者,显于四念住,安住其心。”“安住正念者”是安住“四念住”,“安住其心”。

“何故说此三种修相?”这都是大纲,一个出家的比丘要怎么样修行?随时随地内心中都是这“三种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