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复,灭道俱应晓了,即此二种,随其次第,名晓了果,晓了功德。”到了这个时候,自然随时在“道”中;“灭”一切的苦,“灭”一切的烦恼,不要求灭,自然灭掉了。等于火烧起来灭了,就没有火了;随时随地都在“道”中,随时随地都清楚的。所以叫做“晓了果,晓了功德”,自己知道已经证果了,“山泉绕物知深浅”,自己晓得深浅,很清楚。 “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应晓了,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汉果,名晓了功德。”再说,(要)自己“观”察自己是不是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得果不得果自己知道,等于吃饭一样,自己吃饱了没有自己很清楚,第二个人看不清楚的。“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就是“见道”了。 怎么样叫见道?你们用教理来答答看?小乘的见道位是什么?。。。所以听你们讲:“老师上课讲得好啊。。。”自欺欺人的话,我听都不听,我一听你们讲就气,烦就来,我的无明就发了。见思惑,什么是五种见惑?贪嗔痴慢疑?什么是思惑?(在)见道位中,那些见(惑)都空掉了,没有了。你们尽管在学佛,(可是)随时在着边见、邪见、我见、身见,都在着啊,所以修道毫无效果的,不能证果。身见空了,前面的四见也都空了,这还只是见道位。但是,你思维上的贪嗔痴慢疑的影子还有没有?那个习气还在啊。所以,阿罗汉还是有习气的。 所以《维摩经》上讲维摩居士的房间里,几百罗汉坐在那里,那些天女在居士的房间里空中散花,那就是在跳舞啊,就是在逗你们啊,哪个空中的花散下来,到了菩萨的身上自然掉下,沾不住,而那些大阿罗汉都变成花罗汉了,都沾在身上不动了。后来问:为什么沾着了?虽然证得了阿罗汉果,但是“余习未尽”,吸引力还在,故天花着身。所以,我非常欣赏的一部小说《老残游记》里,有首诗做得非常好,作者是刘鹗:“刹那未除人我相,天花落满护身云。”非常好,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见道位中”,见解上是证得了果位,但是,思惑的习气没有断。 所以,迦叶尊者多生累劫喜欢音乐,听到天龙八部里的乾达婆等在奏音乐,迦叶尊者一边在打坐,一边就动起来了。他的心动了没有?没有动,是身体跟着那个音乐的拍子动,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以牛飒(?)比丘多生累劫当皇帝,过河时叫龙王:“小丫头,把水给我断了,混蛋!”过河去了。佛把他叫来:“你骂人?”“我没有骂!小丫头,混蛋,我几时骂过你?”他搞惯了的,他多生累劫都是指挥人,骂人骂惯了,他觉得不是在骂你啊,他很亲切啊,这就是习气。所以,“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汉果,名晓了功德”,在这个“见道位”中,“名晓了果”;在“阿罗汉果”上叫“晓了功德”,不叫“晓了果”,地位不同,名称不同。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空、无相、无愿三个境界都告诉我们了,这不是理论,要工夫证到。。。“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看一切物理世界,骤然一看等于禅宗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换句话说:见人不是人,见狗不是狗,见好看的也不是好看的,见不好看的也不是不好看的。由此理推之就懂了,这是“空性”,还是外空啊。“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那么,见到外境界一切空了,内在跟着也空了,所以,对于空的境界无所“希”求,所以叫做“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无愿里面本来空的,就没有一切“相”,所以叫“无相”。 “何故此中先说空性,余处宣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后方说空。”那么提出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佛在这里说法是“先说空”呢?在别的地方是先说“无常”,再说“苦”、“无我”,最后才说“空”? “谓若无无我,无常苦观终不清净。”答复:若修行没有先证到“无我”的境界,即所谓看外界一切“无常”,看世事一切“苦”,这个“观”想永远做不到究竟“清净”。这只是嘴巴上讲理,没有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