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著作 >

瑜伽师地论-南怀谨(134)

复次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唯伺相应。大梵修已为大梵王。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二

复次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唯伺相应。大梵修已为大梵王。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修习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顶。唯除无漏诸三摩地。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相。谓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胜解。又唯一味平等显现。”(十二卷)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谓能远离卧具贪着。或处空闲。或坐树下。系念现前。乃至广说。名乐空闲。当知此言显身远离。”(十三卷)

。。。面对一切现象,一切外境。。就是说,一切现象现前的时候,包括身体内在的境界,所谓“不厌不坏”,也不空掉,也不要特(意)把它破坏,打破了空不算空。你的心不管,不依空,所以“不加行作意思惟”。所以叫做“不低”, 如秤一样,平的,不把它贬低。

“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著,故名不昂。”那么,很平平地摆着,对于“无相”的境“界”却要起“正思惟”。“正思惟”虽然不破坏目前的一切,(但)于“无相”的境界也不要“坚执”:“哎呀,我要做到无相。”这就是把无相加高了,也不对,故对“无相”要“不坚执”,“故名不昂”。

“此三摩地略有二种”,这个无上定的境界有两种。

“一者方便;二方便果。”“方便果”没有吃过,苹果吃过。第一是“方便”,第二是“方便果”。

“言方便者,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我们大家现在打坐、修禅、念佛,只能说你是在修禅定,在修念佛法门,但是,你没有证果。道理在哪里呢?修无相定(先要)“方便”,就是进门的方法,第二个(才)是证得果。“言方便者,数数策励”,“策”就是用鞭子抽自己,打自己,勉励自己,随时要管理自己,这个叫修行。随时要努力“思择”,即思维“安立”在这个无相境界中,不管走路、做事、讲话、待人、接物都要如此。“于彼诸相,未能解脱”,虽然你想随时做到无相,(但)对于内外一切境界并不能得“解脱”。。比如我们大家,不管修哪一种定,大概三天五天中偶然会有一次的境界好一点,对不对?然后啊,大半个月都在痛苦中,所以,修行都是没有得解脱。“由随相识”,由于外境界的一切现象,内在自己心意识的作用,随时随地都在“扰乱”我们的自“心”, 那怎么办呢?“彼复数数自策自励”,不能反而责怪外面的环境,也不能反责于别人,只有自己鞭打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勉励自己,“思择安立”。“思择”是自己研究参究自己,“安立”是怎么样能够达到无相平静,才慢慢能够证得无相定的“果”位。

“解脱随相,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解脱”了“随相”是解脱了我们自己的心,不再跟着外面的一切环境在转,故“解脱随相”。注意这四个字啊,你们自己看书啊,这些地方好像都看懂了,过去了,一考问你是什么意思?你苦死了,要想半天。所以“于此解脱”,解脱就是于一切相上,随当时的环境就能够解脱了,不着相。“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得到了“解脱”之后,就不需要随时“策励”自己住在无相境界上,因为,你若随时策励自己住在无相境界上,这还是有事在啊,还有这件事啊。所以,到这个时候,“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就是“善”于“解脱”了。

“若数策励,思择安立,方得住者,虽名解脱,非善解脱。”假设要靠自己随时警觉到,然后把这个境界拉回来,再把外境界丢掉,“虽”然也叫做“解脱”,不叫做“善”于“解脱”,程度有差别。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者,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晓了”即知道,怎么叫做知道自己证“果”了呢?及“晓了功德者”?(是)自己心中无“烦恼”了。“功”即修持的功力到了,得到了。所以,宋朝道家的得道真人张紫阳做了一首悟道的诗,叫《悟真篇》,“烦恼无由更上心”,到这个时候,想起一个烦恼都起不来,是根本彻底地没有烦恼了。这就叫做“烦恼断究竟”,自然断了,不是你有意去断。那么,烦恼切断了,妄念切断了,“现法乐住究竟”,“现”观的解脱“法乐”的境界随时都存在,得“究竟”果位,这就是(知道)证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