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代著作 >

瑜伽师地论-南怀谨(29)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文字版 (7-04A) 谓彼如是食知量已。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文字版 (7-04A)


“谓彼如是食知量已。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过此分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右胁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于夜后分速疾觉寤。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如是名为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二十一卷)

“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修习戒性。谓若说言安住具戒。由此显示受持戒性。若复说言能善守护别解律仪。由此显示出离戒性。所以者何。别解律仪所摄净戒。当知说名增上戒学。即依如是增上戒学。修增上心增上慧学。由此能得一切苦尽究竟出离。如是出离用增上戒以为前行所依止处。是故说此别解律仪名出离戒性。若复说言轨则所行皆悉圆满。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由此显示修习戒性。所以者何。若由如是所说诸相别解律仪修习净戒。名善修习极善修习。如是一种尸罗律仪现前宣说。当知六种又即如是。
尸罗律仪由十因缘当知亏损。即此相违十因缘故当知圆满。云何十种亏损因缘。一者最初恶受尸罗律仪。二者太极沉下。三者大极浮散。四者放逸懈怠所摄。五者发起邪愿。六者轨则亏损所摄。七者净命亏损所摄。八者堕在二边。九者不能出离。十者所受失坏。云何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谓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为狂贼之所逼迫。或为债主之所逼迫。或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为沙门性。不为婆罗门性。不为自调伏。不为自寂静。不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二十二卷)

。。。我一天忙成这个样子,我也睡不够,我死掉了?断除五盖,睡眠是一盖啊,还怕睡眠不够?修觉寤瑜伽就是要断除睡眠啊,要食知量啊,肠胃不好就容易昏沉啊。所以,中国人骂人:肠肥脑满,脑子长满了,脑子都没有思想,你们的脑子像水泥一样,还会悟到空啊?肠太肥了。

谓彼如是食知量已。所以,饮食要知量。

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声闻的出家众应该经常经行。比如打坐,三个钟头、一个钟头、半个钟头后,要经行半个钟头,要相等。

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夜里也是这样修啊。

过此分已,到了夜里。

出住处外,洗濯其足,把脚洗好。

右胁而卧,重累其足,就是左足在上,右足在下,伸直。

住光明想。心中要有太阳的光明想。

正念正知思惟起想,于夜后分速疾觉寤,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如是名为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这才叫修行,这才叫真为修道而出家。

障碍是逆法,颠倒。“顺障法”,这是玄娤法师翻译的文字别扭的地方,故一般学者难以看懂。“顺障法”照文字解释就是跟着障碍走了?是把障碍顺顺,比如我们整理书:“哎,把这些书顺顺。”意思就是整理好。

现在,我们为了争取时间,跳到403页,第22卷。

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修习戒性。就是说,讲戒律与修持的重要。

一、受持戒性,戒律是什么?戒律就是心的行为啊,现代的讲法就是心理行为。其实,我们凡夫一切起心动念的心理行为就是戒,尤其是一位学佛的人,心理行为先要转。这叫做受持戒性,接受了。

二、出离戒性。跳出三界。

三、修习戒性。慢慢练习把善根转了,修成功。

谓,佛告诉我们,声闻道的三种戒性:

若说言安住具戒,由此显示受持戒性。就是说,若你真正接受了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声闻道不谈菩萨戒啊。由此显示受持戒性,你受了戒。

若复说言能善守护别解律仪,由此显示出离戒性。为什么受戒?比丘、比丘尼戒在经教的学名上叫做别解脱戒。玄娤法师的翻译,少了一个“脱”字,不要加上,要保持原文。为什么叫别解脱戒?就是特别的,本来一个人在世间法修,现在剔去须发,穿上出家人的衣服,是走特别的一步,超人的一步,所以叫别解脱戒,同凡夫法、菩萨道有差别。所以,别解脱戒是比丘、比丘尼出家人的戒。为什么要修别解脱戒?为了出离世间快。别解脱也是出离的意思。

所以者何?为什么?

别解律仪所摄净戒,当知说名增上戒学。比丘、比丘尼的别解脱戒是增上缘,是你起心动念的善行很快地成就。